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庄子逍遥游的人生观的问题,以及和庄子逍遥思想对人生启示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庄子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1、庄子作为中国传统文明中最伟大的精神领袖之一,其深邃、乐观、豁达、汪洋的人生哲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奇葩。而洋溢在庄子哲学、文学著作中的乐观精神所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早已成为当代国人人文精神的典范。庄子人生观蕴涵着许多积极的思想因素,如注重人的发展和完善的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合一,反对人为物役的观念,对生死和名利的豁达情怀,渴望达到理想人生境界的恢宏精神等。
2、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调整心态,构建多层次的和谐关系,塑造理想人格,追求完美人生境界,拥有健康乐观的人文精神世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一、庄子人生观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4、庄子认为,要真正实现人格的完善、独立和自由,就必须挣脱人身对物质的依附关系,过平易恬淡的生活,不因所谓人生的辉煌腾达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也不因生活窘困而变得庸俗不堪;并且,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超越生死,傲立于天地之间,从而达至内在与外在、天与人的和谐圆融的人生最高境界。
5、(一)反对物役,追求人格独立。
6、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他意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的苦难,人间的不平和强者的卑劣都是“人为物役”的结果。庄子认为,许多人为过于膨胀的欲望所迷惑,狂热地追逐名利,一生为“外物”所役所累,成了名和利的奴隶。庄子认为这些人犹如“以侯之珠,弹千仞之雀”(《庄子?让王》),得到的十分微小,损失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人性人格的伤害或扭曲。
7、因而这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是可悲的。庄子认为人的最高享受是精神的满足,而不是对身外的物质财富的占有。庄子一生极力推崇至人、神人、圣人以及真人的理想人格的精神世界,其实质就是追求一种乐观、豁达、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庄子告诫人们:生当乱世,人欲横流,要做一个真正的人、理想的人、有价值的人,一定要保持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而只有追求“平易恬淡”的质朴生活,做到无知、无欲、无情,超越一切束缚和制约,遨游于无限广大的宇宙,才可能维护人的尊严、保守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独立人格。
8、这种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特点,也就是庄子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
9、(二)顺应自然,崇尚天人合一。
10、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因此,人应该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本真状态,才能保持人性的完美,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11、在庄子看来人的天性是一致的,人如无知无欲,就能保持本性的淳朴的生活。庄子在谈到真人时说:“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真人应不失常态、常情、常理,回归自然本真,保持自然
12、本色。庄子认为人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人只有回归自然,在自然中人的灵魂才能得到净化,人的思想才能充实,人才能感到幸福。人也只有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才能身心愉悦。其《天下》中“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是把个人融于宇宙,从而达到我即世界,世界即我的完美境界。
1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庄子所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庄子确信人的生命与宇宙万物本身是息息相通的,认为人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要顺应自然天性,发展自己,但又不能随心所欲,妄自尊大,强作妄为,否则将要受到自然的惩罚。
14、庄子的这种“天人合一”是可贵的,它在精神上将“人”从俗世提高到“道”与“天”的高远境界,从而体现出一种向上的、清灵的、积极的人生,而不是向下的、令人窒息的、拘束灰暗的人生。
15、(三)超越现实,追求人生境界。
16、“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中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理想。庄子主张超然物外、无拘
17、无束、绝对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庄子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庸俗地活着,而在于逍遥绝尘地神游。这些精神的遨游是绝对自由的。在庄子看来,自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庄子的自由理想就是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应帝王》)。庄子把达到这种自由境界的人称为神人、真人或至人。
18、显然,这种自由境界不是普通人所能达到的。而庄子式自由的魅力也正在于其不同凡响的特征,这种魅力诱使人去追求,因为在庄子那里,自由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心斋”与“做忘”的修养方式,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和心智活动,从而达到“无功”、“无名”到“无己”的人生境界,努力成为真人、至人、神人,从而体验到自由带来的狂放的洒脱和深长的意味。
19、总之,庄子人生观思想的实质就是关心个体存在的问题,其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帮助人类摆脱人生的困境,倡导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超越。庄子人生观思想揭示了庄子对人性、人生态度、人生意义及价值的思考与探索,反映了庄子对人文精神的积极关注和追求。尽管庄子人生观思想具有历史局限性,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但是对庄子人生观思想的扬弃,用其积极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建构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二、庄子人生观的积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建构的现实意义
21、(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建构的现状。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对自身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意义、价值的思考,对自身的尊严和权利的重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其实质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的终极价值。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一样都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缺乏人文精神,大学生个体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限制。反之,具备这种素质,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就可以扩大生存空间,获得更多的机会,实现人生的目标,实现人生的理想,超越自我,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
22、人文精神是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高校注重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在探索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当前的现状看,在高校中仍存在着人文陶冶较弱、专业教育较窄的倾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略,致使大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状况较为严重,如部分学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练,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少数学生行为不文明,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缺乏人生理想、缺乏成才的动力。大学生精神上的压力与心灵的苦闷与日俱增,从而导致校园暴力、大学生自杀率和犯罪率的上升已到了严重的程度。
23、(二)庄子人生观的积极思想对建构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庄子人生观的积极作用表现出极为强大的改造和回归作用,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4、1.有利于大学生开阔坦荡胸襟,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一方面,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极大诱惑,使少数大学生心态浮躁,不能安心学习,狂热地追逐名和利;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面对学习与就业、人际交往与情感等诸多压力,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产生心理焦虑,诱发各种心理、生理疾病,甚至轻生。
25、大学生如何摆脱人生的困境?庄子用自己的人生实践展示了一种摆脱人生困境、进行精神自救的方法,那就是超凡脱俗、笑傲人生。庄子对精神世界的大胆探索,对逍遥境界的执著追求,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给人们一种精神安慰。庄子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他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庄子所阐释的人生理论及实践方法有助于启发大学生思考人生、开拓人生、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有利于使大学生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从容坦荡地对待人生历程中的成败得失,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安心立命。尽管大学生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但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坦荡的胸怀,大学生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自如,处乱不惊,临危不惧,不会为荣辱所困扰,被祸福所左右,保持操守,成为独立不移、品格高洁的现代人,始终如一地向理想人格迈进。
26、2.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和谐观念,达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27、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森林面积减少、空气污染等,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自身的发展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的改造对象,人改造自然,从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同时,自然也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人以它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环境前提。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庄子反对物质享受的快乐建立在统治和征服自然基础上的,主张顺应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理想生存状态。这正好与现代社会进步要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相符。
28、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难题,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一思想也为大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既有利于大学生个体顺乎本性地发展,避免外物或群体对个性的压抑和束缚;又引导大学生遵循必然,追求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与配合,利他与利己的统一,避免私欲膨胀、损人利己,以自我为中心,从而为个体或群体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式。
29、3.有利于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追求人生完美的境界。
30、庄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是“道”丧失以后的产物,不是最完美的道德,他希望人们跳出以冀名望利为动机的仁义之举,摒除道德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和虚伪现象,将体现“道”之特性的“抱朴守真”作为价值取向,努力超越当时世俗的社会道德。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以实现道德上的升华,趋近“上善”、“至善”的道德境界。可以说,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31、综上所述,世人只能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而这种社会关系又有特定的准则要求个人遵守,社会道德便是其中最为普遍、最为基本的行为准则。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必需的道德素质,才能为社会所认同和接纳,以取得扮演特定社会角色的资格,从而成为具备人的本质的真正的人。同时,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也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目标。可以说,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道德素质的提高伴随着大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而一个人成才的过程也蕴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理想人格的实现。薄弱、自理自控能力。
二、《逍遥游》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
此文中心思想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腐败的社会背景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并且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1、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真实性。
在庄子的思想中,构成人生困境的生死之限、时命之囿、哀乐之情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庄子理想人格所趋向的精神境界就是对这种人生困境的超脱,即摆脱各种精神纷扰,建立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这是真实和理智的。
2、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理想性。
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的本质内容是对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追求,因而具有理想的性质。庄子主要是从个人的无负累的心境状态、或逍遥自在的心情感受的角度来认识和描述自由的。这种感受只能以某种感性的、直观的形式显现;这种心境也只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个人孤独生活的精神理想。
3、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幻想性。
庄子人生哲学所追求的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精神自由,是一种情态自由,一种理想性质的心境,它本身因为缺乏具体的、用来作界定的理论概念,而难以得到更明确的表述和更深入的揭示。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借助超凡脱俗的神话形象来表达“道”的思想观念,描绘“逍遥”的精神境界。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三、《逍遥游》一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并加以评述。
1、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2、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得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至“窅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一部分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进一步表达了反对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优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3、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