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三羞诗皮日休的问题,以及和闭月羞花古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皮日休关于杨贵妃诗句
1.有关杨贵妃的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清平调>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清平调>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
但有一个问题,“云想衣裳”的云是什么云?——是乌云?是火云?还是彩云?我想,当是白云。你看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岂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觉吗?所以,当时贵妃是穿着白色的衣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吧。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我觉得这首是写牡丹。“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云雨巫山枉断肠”——乃谓花如有灵,即使当年巫山之云雨亦不堪相比。巫山云雨乃自然现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观,不正好可以相比吗?倘若云雨有神,则名花更当有灵。
昔日楚襄王“断肠”于巫山云雨之美,却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胜一筹。“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宫”代指唐宫,“飞燕”代指贵妃,唐宫佳丽三千,有谁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贵妃而已。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首写君王。倾国之美人与绝世之名花“互相欣赏”着,君王则在一边带笑而看之。
牡丹花开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春风岂能无恨?而此时此刻,复何恨之有?总之,清平调>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
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
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
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你如同那艳红的牡丹花,叶满浓露,花凝清香.你与君王鱼水相偕,无比欢爱.传说中的楚王与神女在巫山相会,一经和你比较,真是大为逊色.请问昔日汉宫之中谁能像你这样美艳无双和得到皇帝的宠幸?大概只有那位身轻如燕能作掌上舞的赵飞燕了吧!
巫山的神女和汉宫的飞燕均是绝色美女,但她们和国色天香的贵妃比较起来,仍稍显逊色.诗人借古喻今,以赞杨妃.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翻译】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倚靠着栏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菡萏不须发,何如解语花。霓裳空自舞,舞到日西斜
杨贵妃的诗,《全唐诗》收有其《赠张云容舞》一首云: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亿.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妃子”就是指的杨贵妃这是其一还有一个是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都是杜牧的好像还有一个不过我忘了不好意思啊
除了楼主说的别的都不太出名了看过好多书有但是都不是全诗就是讲个故事引用一下我说帮楼主百度一下吧也没有都跟看的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把我知道都给你搜集来了看能不能帮上你
有一次,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谴归娘家。可是,贵妃出宫后,玄宗饮食不进,高力土只得又把她召回来。750年,贵妃偷了二十五郎邠的紫玉笛,独吹自娱。事发,以忤旨又被送出宫外。贵妃出宫后,剪下一绺青丝,托中使张韬光带给玄宗,玄宗大骇,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张祜《分王小管》诗云:“金舆还幸无人见,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诗叩弹集》卷五)就是咏此事的。杨贵妃知道玄宗没有她,便寝食不安,更为骄纵,杨家“出入禁门不问,京师长吏为之侧目”。时人有“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欢”之谣。(《杨太真外传)
还有据说杨贵妃自己写的《赠张云容舞》一首云: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枭枭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这是以女人写女入的舞姿,比之秋烟芙容,若隐若现。
1、元朝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杨贵妃(开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环,号太真,蒲州永乐(山西永济)人,是唐玄宗之宠妃,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杨玉环起先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之后又进宫成为唐玄宗妃子。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是的第一首,描写贵妃花儿般的容貌和仙子般的体态,这个大家都没异议。
但有一个问题,“云想衣裳”的云是什么云?——是乌云?是火云?还是彩云?我想,当是白云。你看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岂不正是白色的的感觉吗?所以,当时贵妃是穿着白色的衣裳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吧。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我觉得这首是写牡丹。“一枝红艳露凝香”——正是花之形貌。
“云雨巫山枉断肠”——乃谓花如有灵,即使当年巫山之云雨亦不堪相比。巫山云雨乃自然现象,而牡丹花亦是自然景观,不正好可以相比吗?倘若云雨有神,则名花更当有灵。
昔日楚襄王“断肠”于巫山云雨之美,却不知如今牡丹之美更胜一筹。“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汉宫”代指唐宫,“飞燕”代指贵妃,唐宫佳丽三千,有谁可比牡丹之美?唯有贵妃而已。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首写君王。倾国之美人与绝世之名花“互相欣赏”着,君王则在一边带笑而看之。
牡丹花开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纷纷凋谢,春风岂能无恨?而此时此刻,复何恨之有?总之,第一首写人,第二首写花,第三首写君王。写人之美,则用花来形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写花之美,则用人来比衬——“可怜飞燕倚新妆”。美人对此名花,自是欢喜不禁。
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乐坏了旁边的君王。有帮助请点好评或者采纳祝你新的一学期学习进步。
二、皮日休写的关于中秋的诗
皮日休关于中秋的诗句 1.唐代诗人皮日休仰望中秋圆月写下诗句是什么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朝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意思是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至今,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诗句: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全唐诗》)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
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全唐诗》)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诗钞》)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
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宋诗钞》)米芾(1051--1107),字元璋,襄阳人。
官至礼部员外郎。能为诗文,尤长于翰墨,书法为宋代大家。
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词:中秋月圆银盘高挂玉兔东升花好月圆月明如水月晕而风月盈则食月满则亏月缺重圆月明星稀。
关于"中秋"的诗句1、七度过中秋(宋·苏辙·《水调歌头》)2、中秋谁与共孤光(宋·苏轼·《西江月》)3、不知过了中秋(宋·辛弃疾·《西江月》)4、宴罢中秋恰四朝(宋·无名氏·《鹧鸪天》)5、不多天气近中秋(宋·无名氏·《浣溪沙》)6、指日中秋(宋·无名氏·《满江红》)7、近中秋、更无一点尘俗(宋·无名氏·《满江红》)(百度知道藏头诗邓 killox 2014.9.8)8、画栏开处冠中秋(宋·李清照·《鹧鸪天》)9、画阑开处冠中秋(宋·李清照·《鹧鸪天》)10、中秋多雨(宋·黄庭坚·《减字木兰花》)11、中秋无雨(宋·黄庭坚·《减字木兰花》)12、几度中秋见月来(宋·黄庭坚·《减字木兰花》)13、苒苒中秋过(宋·苏轼·《南歌子》)14、喜渐近中秋对月明(宋·无名氏·《沁园春》)15、中秋明月故人心(宋·向子諲·《浣溪沙》)16、才胜赏中秋、无边月色(宋·无名氏·《念奴娇》)17、中秋时节变新凉(宋·无名氏·《虞美人》)18、准拟中秋快客情(宋·曹勋·《鹧鸪天》)19、十处过中秋(宋·范成大·《水调歌头》)20、冰轮探借中秋月(宋·刘克庄·《满江红》)中秋月朝代:宋代作者: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朝代:唐代作者:司空图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不那此身偏爱月,等闲看月即更深。
仙翁每被嫦娥使,一度逢圆一度吟。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三、皮日休的文言文
1.文言文《皮日休》的译文
何武是寿州勇猛的军士。原来担任步卒将,驻守近邻霍岳,霍岳出产名茶,那些靠它来做买卖的人,大多是***之徒。百姓利益受害,必定向何武投诉。何武到了那里,追究那些***之徒,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并戴上镣铐。等到案宗齐备,将要上报寿州太手,请求处死***之徒。***之徒的同党怕得要命,于是在寿州太守面前诬告何武,又说:“(他)不听从您的命令,擅自在外面杀人。”寿州太守严厉凶悍不容冒犯,如果听说谁有不利百姓的行为,即使是重要的属官,显赫的官员,都会羞辱、杀掉他们。到这时听到何武的罪行,好像哺乳的母虎受到了侵犯,凶猛的蝮蛇遭到伤害,将对何武严加处置也就可想而知。于是下令精悍的士兵拿着太守的手令将何武戴上镣铐押到太守府。何武知道道理可以申辩,无奈太守过于严厉凶悍,(申辩的话)自己一定会受到无妄的刑罚,于是快乐地等待死期到来。到了太守府,太守愤怒地以何武所犯过错呵责他。何武善于用讨好的话来对答,再加上他身体魁梧,擅长投石拔距等武艺。太守平时喜欢这类武艺,马上改变态度,释放了他,(只是)降低他的一级职务。何武说:“我今天没有被处死,实在是太守的恩赐。(将来)请允许我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你。”
何武是寿州勇猛的军士。原来担任步卒将,驻守近邻霍岳,霍岳出产名茶,那些靠它来做买卖的人,大多是***之徒。百姓利益受害,必定向何武投诉。何武到了那里,追究那些***之徒,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并戴上镣铐。等到案宗齐备,将要上报寿州太手,请求处死***之徒。***之徒的同党怕得要命,于是在寿州太守面前诬告何武,又说:“(他)不听从您的命令,擅自在外面杀人。”寿州太守严厉凶悍不容冒犯,如果听说谁有不利百姓的行为,即使是重要的属官,显赫的官员,都会羞辱、杀掉他们。到这时听到何武的罪行,好像哺乳的母虎受到了侵犯,凶猛的蝮蛇遭到伤害,将对何武严加处置也就可想而知。于是下令精悍的士兵拿着太守的手令将何武戴上镣铐押到太守府。何武知道道理可以申辩,无奈太守过于严厉凶悍,(申辩的话)自己一定会受到无妄的刑罚,于是快乐地等待死期到来。到了太守府,太守愤怒地以何武所犯过错呵责他。何武善于用讨好的话来对答,再加上他身体魁梧,擅长投石拔距等武艺。太守平时喜欢这类武艺,马上改变态度,释放了他,(只是)降低他的一级职务。何武说:“我今天没有被处死,实在是太守的恩赐。(将来)请允许我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你。”
过了不久,寿州的一个属县名叫枞阳,(那里)盗寇到处起事,将要危及这个县城。何武向太守请战说:“这真是我效命的时刻。”太守认为他是个壮士,恢复他原来的官职,任命他为贰将,率领部分军队从小路进入枞阳。没有料到埋伏在树林中的盗寇发动袭击,士兵全部吓得逃走,(只有)何武一人战斗而死。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炙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即使这样,到了火热、阴雨的季节百姓就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能够不慎重吗?所以有“不慈”的毁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毁谤加在舜身上。这些人实在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润泽万代人,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毁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谁不行尧、舜那样的政,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一点儿也不过分。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韩愈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皮日休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叙事感恩上狄右丞郑谷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李洞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离阙下日感恩李建勋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行至严州寿昌县界得请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陆游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衔环结草,以恩报德”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1.《别房太尉墓》唐.杜甫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本来是知交,如今自己正飘泊异乡,在途中看到故人坟墓,不忘知遇之恩,当然倍加哀感;出自大诗人的手笔,写来更是凄凉. 2.《杨六尚书频寄新诗,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唐.白居易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身健正宜金印绶,位高方称白髭须.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恩书鄙意,报而谕之。
译文:咸通年中,进士皮日休两次上奏书。
第一次,要求把《孟子》作为学习科目。大致是说:“我听说圣人的道理,没有超过经书的;次于经书的是史书,次于史书的是诸子文章。
诸子文章不离开圣人之道的,是《孟子》。除此而外的各派学者,一定排斥经书史书,是圣人的灾害,文献上大多不记载。
请求废除《庄子》、《列子》之类的书,而以《孟子》为主。有能贯通它的义理的,经过明经考试进行科举选拔。”
第二次,他请求让韩愈在太学里享受祭祀。大致是说:“我听说圣人的主张不过是要求有用。
活着时用了,一时可以知道;死后用了,万代相传都可以知道。”又说:“孟子、荀卿,保护辅佐孔子学说,传到文中子王通。
文中子的学说太阔大了,能继承他的精华的,大概只有韩愈吧!”皮日休字袭美,是襄阳竟陵人,自幼钻研文章,隐居在鹿门山,号'醉吟先生'。初次到官场中,礼部侍郎郑愚为他长相难看,戏弄说:“你很有才学,但又能对一个'日'(指皮日休)怎么样呢?”皮回答说:“侍郎不可因为一个'日'而废掉两个'日'(昌)。”
举子们都很佩服他。皮日休任国子博士时,住在苏州,和陆龟蒙是文学朋友。
著有《文薮》十,《皮子》三卷,人们争相传颂。当时做了节度使钱镠的判官。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唐代)玉颗珊珊下月轮,-----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的玉珠似的从月亮下边散落下来,殿前拾得露华新。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来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晶莹。至今不会天中事,-----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桂花大概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下来的吧!出自于:全唐诗:卷615-26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
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
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
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
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
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
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关于三羞诗皮日休和闭月羞花古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