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前一句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落叶更护花的古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前一句和落叶更护花的古诗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是什么
1、“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一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
2、意思是: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出自:晚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
8、作者用“落红”(落花)作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愿意像春泥护花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这种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一直以来都为人称颂。
9、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
10、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
11、“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1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上两句是什么
1、全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释义:将士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培育着明年的花。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4、《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5、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6、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7、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分担忧那里的战局。马援年过花甲,却自愿请求出征。他说:“好男儿为国远征,以马革裹尸还葬!”他出兵贵州,勇挫敌兵,后来不幸病死在战场。
8、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前一句是什么
1、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前一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5、出处:晚清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深沉阔大的心志,如果没有民胞物与的襟怀、诚挚朴实的人格,这种心志是难以言说出来的。
7、古诗文讲卓绝的心志有三层:一是至老不忘,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二是到死方息,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三重则是在想无可想处,还能递进一层,如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
8、龚自珍这两句诗,步踵屈子,登峰造极,是罕见的、可以印刻到人类记忆中的心志书写。若从中国文化来看这一种心志和人格,龚自珍已超越功利和道德,直入天地境界了。同时,还可以看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说法,均直陈其事,直截动人,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兼采比兴,委婉情志,深得风人之趣。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前一句和落叶更护花的古诗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