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感遇其二陈子昂,以及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陈子昂《感遇》其二没有使用的表现手法
烘托。感遇全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陈子昂《感遇》其二没有使用烘托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种语句组织方式,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二、陈子昂感遇其二翻译
1、兰花和杜若生于春夏,枝叶多么茂盛。
2、幽雅清秀,空绝林中群芳的秀丽色彩,朱红色的花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花茎。
3、渐渐地白天渐短,秋风也慢慢的吹拂起来。
4、时光流逝,花儿凋零,美好的心愿到底如何实现?
5、本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三十八首《感遇》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香兰杜若自喻,托物感怀,寄意深远。透露出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芳华易失、时不我待的感慨。
6、前四句赞美在幽静孤独的环境中,香兰和杜若的秀丽风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秀丽芬芳的香兰和杜若,生长在春天与夏天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它们蓊蓊郁郁地,生长得非常茂盛。
7、“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在空无人迹的山林之中,有这么幽雅清秀、空绝群芳的色彩:朱红色的花冠下垂,覆盖着紫色的茎。
8、后四句感叹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朱蕤紫茎的憔悴、凋零:“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天上这个光辉明亮的太阳,一天从早到晚,就慢慢地夕阳西下了,春夏一过,丝丝缕缕的秋风就吹起来了。“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9、一年一度,草木荣枯,到了秋天所有的花朵都要枯萎凋零了,尽管你是芳香四溢朱蕤紫茎的兰花,你也与其它花一样,随着时令的变化,会很快地枯萎凋谢了。
10、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11、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12、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
13、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遇·其二(唐朝陈子昂所写的古诗)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子昂
三、感遇其二陈子昂颔联哪两个字用的好
1、陈子昂的《感遇其二》是一首极富情感的古文诗。在这首诗的颔联部分,有两个字的运用特别出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首先是「泪眼问花花不语」。这句诗以简洁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用泪眼凝视花朵,并期待花来回答自己的问话,但花却无言以对。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也表达了对花无声的遗憾之情。这个对仗的表达方式充满韵味,使人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3、其次是「含情凝睇谢娘国」。这个颔联巧妙地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用「含情凝睇」来形容自己对妻子的深深爱意凝聚在眼神中。他将妻子比作国家,以表达自己对她的珍视和痴迷。这两个字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感情,也寄托了他对家国的热爱。这种形象而抒情的描写方式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真挚的爱与忧伤。
4、综上所述,《感遇其二》中的颔联部分通过精准而富有情感的字眼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苦闷、爱意和忧伤。这些字的运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验。这也是为什么《感遇其二》这首诗在诗歌史上如此经典和值得推崇的原因之一。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