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和归园田居文学短评800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1、《归园田居·其一》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2、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二、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田园景物赏析
《归园田居其一》中中间八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
三、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2、出自:《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作品,原文:
3、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4、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5、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6、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7、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8、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9、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10、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11、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12、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13、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
14、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15、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弃官归田原因的交代。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
16、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从小受到外祖父孟嘉的影响,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17、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这也就使他身上拥有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18、鲁迅先生也说过:“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在他做官的日子里,各种权力的争夺,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
19、而且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这一切都违背了他的做人准则。所以说,他选择归隐,着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20、诗词中“羁鸟”、“池鱼”比喻不自由的仕宦生活,“旧林”、“故渊”比喻田园。这就充分的表现了他已经厌倦了仕途生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逃脱官场这个大“樊笼”。
21、诗的第二部分主要写居室之乐,“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由绘景转入叙事,由状物转入写人,表现出诗人无官一身轻的悠闲自在,一旦冲决罗网、回归自然的无限欣喜之情。
22、道尽归田之乐。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23、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返自然”既指归耕田园,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又指回到原来的自然本性。
24、过上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是点题之笔,有力地揭示了诗的主旨。这让我们感到有一种乌托邦的世外桃源的悠闲。也让我们明白了诗人是天真纯朴,固守寒庐,寄意田园。
25、超凡脱俗的,他所向往的社会,是没有贫困,没有斗争与矛盾,清闲自由,无拘无束的理想境地。“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它是诗人人生理想,也是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
关于归园田居其一赏析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