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归园田居其一原文朗读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归园田居其一原文朗读以及归园田居文学短评800字作文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优秀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拓展延伸法
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作品呢?(学生回答《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师: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关于陶渊明的诗歌吧。学生背诵。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师: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便仿佛去郊野乡村旅行了一番,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便有荡涤心灵的享受。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另一首《归园田居》,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教师一起朗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师:我们常常说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渊明呢?
1、学生自己介绍,教师相机补充。
相关资料: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父亲早逝,家世没落,家境贫寒。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
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他的诗歌对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和唐代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又名:潜字:元亮籍贯:浔阳柴桑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后世称誉:“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教师补充五斗米的故事: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当天,他就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这样,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后终老田园,不再出仕。
师: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弃官归田,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没有关系呢?
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
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
门阀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后汉,形成于魏晋。曹丕为代汉作准备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后来逐渐成为世家官僚垄断选举的工具。为了取得世家官僚的支持,司马氏对他们采取笼络和放纵的政策。司马炎建国后,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拥有特权并与庶族保持着严格界限。政治上,他们累世做职闲望重的高官;经济上,按官品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人口,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社会地位高人一等,不与无特权的庶族(又称寒门)联婚和同乘共坐。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他们特别注意门第。他们垄断政治,排斥庶族寒门。庶族即使做官以后,依然受到士族的歧视。至于那些不愿巴结士族的庶族地主,便一生沉滞,永无晋升的希望。
师:了解了陶渊明的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归园田居》,感受那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领略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吧。先请大家听一遍配乐朗诵,听的时候注意字音和节奏。
1、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
2、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
3、学生再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
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学生明确:\"归\"字
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那么我们就围绕“归”字来解读这首诗歌。
2、提问:请问诗人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
追问:还有哪一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中的“误”字,既写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追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
明确:热爱田园生活,对于世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
追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用到了什么修辞?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比喻和拟人,实际上诗人是以“羁鸟”和“池鱼”来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特别是“恋和思,旧和故”都用得非常好,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哪一句?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明确: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欣喜。
1、请大家看这幅画面,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参考点评: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写出田园生活的淳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也写出了景色的幽美。
后四句是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3、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
清新自然祥和安谧闲适恬淡宁静幽美
师: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师:俄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那么大家觉得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怎样的呢?——清新隽永、淳朴自然、恬静淡远、宁静闲适。想听听古今学者对陶诗风格的评价吗?
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朱熹:“陶诗语平淡,出于自然。”
苏者聪《浅谈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认为:“真实新颖,恬静淡远,朴素自然最能体现陶诗的艺术风格”。朱家驰《陶诗的言约旨远与玄学的言不尽意》指出陶诗艺术特色是“言约旨远,意味隽永,常以精粹的文字包蕴无限丰实的内涵”。
1、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从诗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怎么看?
2、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幻灯14)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幻灯15)
十、课外拓展:名句欣赏。(幻灯16)
师:陶渊明还写了很多诗歌,其中的一些名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学生齐读。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其五
云无心以出岫xiù,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视权位官俸如敝屣,怀着“抱朴守静”,“洁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园,以琴书为乐,以菊花为友,为我们树起了一块人格的丰碑,让后人永世传诵。
让我们把敬意送给这样的一个人:
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
1、背诵《归园田居》,默写在语文作业纸上。
2、请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关于陶渊明的评价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做在语文作业纸上,明天课堂上交流。
二、古诗归园田居全诗
1、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评分:86
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评分:84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5、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评分:72
6、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
7、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评分:68
8、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
9、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评分:67
10、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
11、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12、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
13、穷猿既投林,疲马初解鞅。心空饱新得,境熟梦余想。江鸥渐驯集,蜑叟已还往。南池绿钱生,北岭紫笋长。提壶...
14、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霜飙...
15、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
16、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江山...
17、我昔在田野,东阡与南陌。时有素心人,浊酒聊共适。既醉各归卧,不如牛羊夕。醒来视西牖,残月在窗隙。宁知...
18、我家南山下,茅屋枕溪曲。白头每思归,此愿何时足。败壁悬素琴,荒庭暗棋局。天道恒好还,世事如转烛。宁知...
19、少小乐闲旷,被褐守空山。白头赋远游,倏已二十年。箪瓢陋巷居,安得如颜渊。昨宵偶不寐,忆我南山田。平生...
20、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21、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
22、年代:唐代作者:刘长卿评分:55
23、故里归成客,新家去未安。诗书满蜗舍,征税及渔竿。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怜君不得已,步步别离难。
24、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25、年代:唐代作者:皇甫冉评分:55
26、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27、送韦山人归钟山所居(一作郎士元诗)
28、年代:唐代作者:皇甫冉评分:55
29、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度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还应有姓名。
30、减字木兰花(尚学林己丑寿旦,适归庐陵。其先世相州人居永和今家临川)
31、年代:宋代作者:刘辰翁评分:55
32、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
33、雷响风仍急,人归鸟亦还。乱云方至水,骤雨已喧山。田鼠依林上,池鱼戏草间。因兹屏埃雾,一咏一开颜。
34、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35、年代:唐代作者:皇甫冉评分:55
36、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37、送元晟归潜山所居(一作送王山人归别业)
38、年代:唐代作者:皇甫冉评分:55
39、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旧庐。题诗即招隐,作赋是闲居。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
40、年代:唐代作者:皇甫冉评分:55
41、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42、年代:唐代作者:皇甫冉评分:55
43、何事休官早,归来作郑人。云山随伴侣,伏腊见乡亲。南亩无三径,东林寄一身。谁当便静者,莫使甑生尘。
44、年代:宋代作者:欧阳修评分:55
45、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垅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禾黍...
46、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草堂收拾读闲书。起看清夜徂。闲想像,尽踌躇。玉牌金字铺。梦昏纵有也成虚。...
47、年代:宋代作者:释宝昙评分:55
48、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击行舟。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
49、述怀(是岁弟之燕,妹归商,亲在华下,余居
50、淅淅北风起,萧萧木叶稀。寒花愁更发,鸿雁独南飞。秋老商山里,天长渭水西。思归归未得,怅望泪沾衣。
51、闲居寡人事,栖迟倦所务。雅志归去来,青山越中住。爻辞玩往圣,门荫资先祖。虽云隐遁情,尚眷诸亲故。岁时...
52、雨中自丁家山康庐还饮苍虬湖居被酒夜归同闲
53、年代:近代作者:陈三立评分:55
54、下窥湖水狭如盆,细雨灯窗笑颊存。暝曳虚无孤岛气,坐祲明灭万花痕。歌呼自寄神州痛,酩酊方知恶客尊。径黑...
55、闻诸君不裹粮游山暮归清坐静林僧居相与乐以
56、禅房何许最清深,庚岭梅边晋竹林。饷客好山胜挈榼,遗予病骨任支琴。应餐秀色嚥溪茗,想待暗香来水沉。何似...
57、题画雪景送炤师归黄山喝石居(去年除夕,师
58、年代:明代作者:程嘉燧评分:55
59、莲花峰腰三丈雪,飞鸟无声人迹绝。山僧冒寒晨出山,触踏层冰跗圻裂。远来问疾刚一笑,寒缸结花如吐屑。纸窗...
60、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61、霜风舞征袂,有客去符离。斜谷雪晴后,曲滩水满时。乱山谁对酒,孤驿独吟诗。不得陪清绝,怅然空所思。
62、送王深道归黄岩云霞居并简李微之周子靖吴毅
63、之子云霞居,地隔千万山。三年三过我,一见一开颜。袖出西游编,字字破天悭。可怜东门享,不及海上闲。后会...
64、苗子居运判归宿州同赴武康西县道中奉寄
65、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66、久客倦游归憩僧坊有怀蓬居梵竺卿寂光常不轻
67、年代:宋代作者:杨冠卿评分:55
68、志士长肮脏,曲钩封公侯。得丧亦何有,贤愚同一丘。日月如跳丸,少年今白头。胡为浪自苦,九折不停辀。庞眉...
69、乐庵李先生居南床论张同知不行挂冠而归赋二
70、年代:宋代作者:马先觉评分:55
71、闻健即收身,归耕躬馌饷。诗中句堂堂,床头春盎盎。寒花晚更香,霜节老益壮。相对无俗情,端的羲皇上。
72、年代:宋代作者:释宗演评分:55
73、湖山相见笑颜开,知道仁从佛国来。败阙尽情都纳了,莫言无物送君回。
74、乐庵李先生居南床论张同知不行挂冠而归赋二
75、年代:宋代作者:马先觉评分:55
76、高人摆尘鞿,厉俗非小补。朝来漉酒巾,谈笑易珪组。百年全始终,一节照今古。回首声利场,车轮正旁午。
77、年代:宋代作者:范成大评分:55
78、台家水利有科条,膏润千年废一朝。安得能言两黄鹄,为君重唱复陂谣。
79、年代:宋代作者:范成大评分:55
80、山边百亩古民田,田外新围截半川。六七月间天不雨,若为车水到山边。
81、年代:宋代作者:范成大评分:55
82、万夫陻水水乾源,障断江湖极目天。秋潦灌河无泄处,眼看漂尽小家田。
83、年代:宋代作者:范成大评分:55
84、壑邻罔利一家优,水旱无妨众户愁。浪说新收若干税,不知逋失万新收。
8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归园田居其一应该什么朗读急急急
1、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时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从八月至十一月,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决心终老田园。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也是陶渊明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历。归隐之初,他写作了《归去来兮辞》,比较清楚地交代了隐居动机,也表达了他的隐居思想。
2、《归园田居》作于归来后的次年(406)春天,诗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东汉张衡有《归田赋》,陶渊明“归园田”、“归田”等词可能取自《归田赋》。这组诗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
3、所谓“适俗韵”,即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山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陶渊明少年时曾怀抱壮志,并不安于过田园生活,那么为什么说“少无适俗韵”呢?原来他想出去做一番事业,是讲究节义的,跟世俗的追求功名不同。当他发现官场虚伪、淳朴风气已消失,做了官却不能保守节义,于是他便要保持清操,所以回归田园。
4、这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暗示诗人虽曾进入官场,却终于会辞官归田。
5、人生常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以“道”(真理)为追求目标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即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日常生活所需,也需要做官。因此,诗人不能不违逆自己的本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想,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6、“一去三十年”,一种解释“三十年”不是实指,极言其时间之长。一种说法认为乃是“十三年”之误,他从太元十八年(393)二十九岁出来做官,到义熙元年(405)四十一岁归田,正好十三年。这一句看似平实的记述,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多少感慨,多少眷恋!但写来仍含而不露。
7、就像笼中的鸟儿留恋着旧日的山林,池中的游鱼思念着先前的潭渊。这两句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但不写官场黑暗,只用鱼鸟作比;诗人虽人在官场,却似鱼鸟一样“思故渊”、“恋旧林”,进一步申明前面所说性爱丘山、误落尘网的心境。质朴的诗句里,蕴含着激动的情思。体会到这种情思,就能感到诗人用情的深挚。
8、以上六句对比写了世俗的官场和田园故乡两种场景,前者是束缚诗人的,后者则让他身心得到自由。经过反复的考虑,诗人终于下决心放弃前者,选择后者。
9、在南边的山野开垦一片荒地,回归这片田园,在这种生活中抱守自己的愚拙,保持住性情的淳朴。“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就循此天性,让人生自然地舒展。前面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10、归田开荒,这对诗人来说是极艰苦的劳动。可他一点没写这种艰苦,却转而以欣悦之笔咏唱田园的风光,以及自己在田园中的生活情景。从这里开始的十句,诗人对田园生活进行详尽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其内心的喜悦;他带着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来体验田园生活,庆幸自己作了这样的选择。
11、诗中描写的一切极为平常: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呈现出清淡平素、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使人悠然神往,这岂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归隐的乡村也好,都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残酷竞争、没有虚伪奸诈、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中艰难、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中的描写,却仍给人以美的安慰。
12、方圆十余亩的宅地,八九间草屋,简笔勾勒出诗人朴素的生活,而“十余亩”、“八九间”这种不准确的数字,也表现出了一种自由、随意的态度。“方”,方圆、周围。
13、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富丽,却有榆树柳树掩映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映成趣。诗中虽没有写更多的别的花草树木,但满园的春色已呼之欲出。
14、诗人的笔由近及远,抬眼望去,依稀可见远处的村落,正袅袅升起炊烟。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只是淡淡地勾上几笔水墨。“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表现出乡村特有的和平、宁静和悠闲。画面很淡很淡,韵味却很浓很浓,令人心旷神怡,显示了陶诗侧重写意中之景的特点。
15、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桑树上啼鸣。清静中突然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幅美好的田园画一下子就活起来、生动起来了。诗人不写虫吟鸟唱,却写极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的环境特征。这两句隐约透露出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的理想社会观念,而《桃花源记》与老子这种思想关系就很密切。以诗境而言,这两笔也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切地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特有的和平宁静。相比之下,南朝诗人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称道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就未免太刻意强调、太用力了。
16、归隐田园后,不仅远离了官场,而且连一般的世俗应酬之事也没有,在自己虚静的居室里生活得很是悠闲。这户庭,这虚室,就像是他的心境,于闲寂中透着一种生活的诗意。“尘杂”,尘俗杂事。“虚室”,静室。
17、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于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长久被官场牢笼所束缚的生命,如今终于可以返归于自然了。“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
18、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最后我们仿佛看到,诗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轻松、愉悦心情。这是对全诗所作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选择田园生活这整个过程所作的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总结。
19、此诗通过对田园与仕途的对比,充分表现了诗人寄身于自然、寄身于淳朴乡村的自由欢快情绪。他赞颂优美的田园风光。尤其是“方宅”以下数句,落落如数家珍,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处村落何如,鸡在何处鸣、狗在何处吠,琐琐屑屑,平平淡淡,语言极为通俗,而意境极为高雅。诗人离开官场后转忙为闲,这些描写充分表达了他惬意欢悦的心情,以及对平淡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审美认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