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王实甫是元曲四大家吗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王实甫《西厢记》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王实甫是元曲四大家吗和王实甫《西厢记》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王实甫是元杂剧四大家吗注:不是元曲四大家!
1、王实甫不是元杂剧四大家,但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是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
2、王实甫著录剧作十四种。现存杂剧有《西厢记》《丽春堂》等。《西厢记》取材唐代传奇《莺莺传》,以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蓝本,演为五本二十一折的长剧。在当时杂剧中,号为“天下夺魁”,对后世影响很大。
3、有小令1首,套曲3种(其中有一残套),散见于《中原音韵》、《雍熙乐府》、《北宫词纪》和《九宫大成》等作品中。其中,小令《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较有特色,词采旖旎,情思委婉,与《西厢记》的曲词风格相近。
4、或认为《娇红记》非出王手,或认为《诗酒丽春园》亦非王作,还有人认为今存《破窑记》是关汉卿的作品,但都非定论。明清时代还有王实甫作《月明和尚度柳翠》和《襄阳府调狗掉刀》的著录和传闻,均不可靠。此外,自明代开始,出现《西厢记》是王实甫作关汉卿续或关作王续等说法,也都不可信。
二、元曲四大家是有王实甫还是郑光祖
1、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2、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元人乐府称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为四大家。”在此以前,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备则有关、郑、白、马。一新制作。”但是,周德清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命以“四大家”之名,另外,明初贾仲明为马致远作的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庾指庾吉甫。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元代钟嗣成的《录魂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圆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明代前期以后,又有盛赞郑光祖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如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励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清人王激烈《曲谈》中则认为“关、白、马、郑诸家”。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说:“元代曲家,自明以来,称关、马、郑、白,然以其年代及造旨论之,宁称关、白、马、郑为妥也。关汉卿一空倚傍,字筹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三、为什么王实甫不是元曲四大家
1、因为杂剧是元代戏曲的代表样式,杂剧在它流行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规定,这些规定一经出现,不仅被曲家们共认而且都能自觉地遵循。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元代杂剧的定格。诸如一本四折,一人主唱(或正旦或正末,分别称之为旦本戏与末本戏);唱、白、科三者结合等等。
2、这些规定一旦形成,就如同法律一样约束着曲家的创作,同时它也成了人们衡量戏曲优劣。而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恰恰突破了杂剧的“定格”。
3、元曲有唱(唱曲),有科(即动作),有云(即白,也就是对白),从始至终只有正旦角色窦娥一个人在唱,并且唱的是一个宫调—“正宫”调,至于以下的“端正好”、“滚锈球”、“倘秀才”、“叼叼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二煞”、“一煞”、“煞尾”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名称。
4、无疑,关汉卿的《窦娥冤》正是元杂剧的典范。换句话说,如果不符合以上规定,剧本再好,也不能称其为元杂剧。正是有了以上根据,元代著名戏曲理论家周德清在他的《中原音韵》中才把元代最著名的四个杂剧作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正式称为“元曲四大家”,或称“关郑白马”。
5、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亦附会此说,并且得到其他文艺理论家的公认,到了清朝和近代更是成为学界的一致看法。因此,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
6、而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突破了杂剧的“定格”。虽然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7、后世人也有人认为,王实甫之所以不入“元曲四大家”是因为其戏曲过于“艳”,文辞优美,诗意浓厚,曲文感情色彩强烈,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但很多人并不认同,若真不为主流社会所认同,应当是因为王实甫在作品中明确表示了对封建礼教、封建包办婚姻和等级制度的反对。
8、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9、王实甫同样是元朝著名的戏曲家,除了西厢记之外,王实甫还有可考戏曲,包括:《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大王歌舞丽春堂》、《韩采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东海郡于公高门》、《孝父母明达卖子》、《曹子建七步成章》、《才子佳人多月亭》等。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