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以及苏轼的所有全部的诗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苏轼的诗词名篇精选五首
【#能力训练#导语】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在诗词书画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其中诗词的成就极为突出。下面是考网分享的苏轼的诗词名篇精选五首。欢迎阅读参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一作:崩云)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间;尊同:樽)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的倒文。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潋滟(liàn yàn):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一作:正是)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二、苏轼《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石钟山记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犹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犹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翻译《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著,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1.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3.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4.鼓:振动。5.搏:击,拍。6.洪钟:大钟。7.是说:这个说法。8.磬(qi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13.桴(fu)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16.尤:更加。17.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21.齐安:在今湖北黄州。22.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24.湖口:今江西湖口。25.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26.莫(mu)夜:晚上。莫,通「暮」。27.森然:形容繁密直立。28.搏人:捉人,打人。29.栖鹘(hu):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30.磔(zhe)磔:鸟鸣声。31.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32.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33.噌吰(chēngho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34.舟人:船夫。35.罅(xia):裂缝。36.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37.为此:形成这种声音。38.中流:水流的中心。39.空中:中间是空的。40.窍:窟窿。41.窾(kuǎn)坎镗(tang)鞳(ta):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42.汝识(zhi)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43.周景王之无射(yi):《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44.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45.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46.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47.殆:大概。48.终:终究。49.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50.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51.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52.陋者:浅陋的人。53.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54.实:指事情的真相。
词类活用 1、余自齐安[9]舟行适临汝:「舟」:名作状,用船,坐船2、事不目见耳闻:「目」「耳」:名作状,用眼睛,用耳朵;亲眼,亲耳3、而此独以钟名:「名」:名作动,命名4、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动,使……鸣
固定句式一、判断句:1、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歌钟也。2、此世所以不传也。3、或曰此鹳鹤二、倒装句1、得双石于潭上(状后)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状后)而大声发于水上(状后)2、石之铿然有声者(定后)3、古之人不余欺也(宾前)余是以记之三、省略句:1、郦元以(之)为下临深潭2、今以钟磬置(于)水中3、(余)因得观所谓石钟者4、(余)独与迈乘小舟5、磔磔(于)云霄间6、(余)徐而察之四、通假字:1、南声函胡(含糊)2、至莫夜月明(暮)
一词多义 1、而: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人而无仪《相鼠》(表假设)2、焉: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微波入焉(兼词,于此)3、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因笑谓迈曰(于是)
重点词义 1、水石相搏(击、拍)2、桴止响腾(传播)3、余犹疑之(更加)4、所在皆是也(这样)5、适临汝(往)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一共三段。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犹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犹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犹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犹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写鸟,或由鸟名写到惊飞、写到叫声,或由声音再点出鸟名,毫无板滞之感。写噌咳之声,是先闻其声,再写徐而察之后的发现;写窾坎镗鞳之声,先写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之状,再写其声,描写角度和顺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巖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犹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是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本来是枯燥的内容,作者加上两个辨驳,即顿见精彩。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是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是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是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句「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是说也,余犹疑之」,著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笑而不信也」一句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此文所记之事、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句一折,有些地方一句一转,极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写也因其巧妙的修饰而形象生动见胜。
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是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是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是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笑」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是「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是「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是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是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是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是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是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是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诗词作品:石钟山记诗词作者:【宋代】苏轼诗词归类:【古文观止】、【纪游】、【写景】、【写山】
三、苏轼最有名的50首诗
1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6、《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19、《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23、《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慧思二僧》
27、《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29、《惠崇春江晚景》(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34、《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36、《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女王城东禅庄院》
37、《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40、《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41、《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44、《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45、《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9、《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50、《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关于本次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和苏轼的所有全部的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