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峡口送友人诗歌鉴赏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峡口送友人翻译及赏析
1、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2、西陵峡口的花随风飘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3、此诗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欲尽春”、地点“--峡口”。写到“客”、“主”双方,说明该诗词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花飞”以及第三句的“来时”,和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都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写法别致。作者匠心独用,想象力较为丰富,表达出作者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二、峡口送友人原文_翻译及赏析
1、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唐代·司空曙《峡口送友人》峡口送友人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2、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离别春天译文及注释
译文
3、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想到彼此将要分手万里,不禁泪水沾湿了巾帕。
4、来的时候(我们)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这个“客人”倒变成了主人来送别自己的朋友了。
5、唐时,以相互送别为题的绝句颇多,或写景寄情,或直抒心怀,在写作上手法多样,千姿百态。这首《峡口送友》,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客中送客,自难为情,况又“万里”之远,“同为客”呢?作者身为客人却反客为主,淋漓尽致地表露了自已送客惆怅心情。
6、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地点。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绘,写到“客”、“主”双方。说明该诗词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三句转写“来时”,为下句铺阵,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选材一般,写法却比较别致。可见,作者匠心独用,想像力较为丰富。表达出作者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
7、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8、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9、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兄妹,重逢,离别感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
兰亭集序/兰亭序
10、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1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三、峡口送友人唐司空曙怎么背
1、全诗为: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2、《峡口送友人》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诗写送别,作者使用多个意象来描摹当时春天的景色,采用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写出自己与友人之间的惆怅心情。将离别之情融入自己的身世处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复杂。
3、此诗是司空曙与好友离别后所作,具体作年不详。这首诗作者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可见其才华横溢,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大历十才子所处时代是一个充满苦闷、忧患的时代。
4、诗词大多抒发了他们内心的真切感受,现实逼使他们的目光向内凝缩,他们以其敏感的诗心直接把握时代的心理节奏和情绪特点,将诗的触角伸向审美主体的心灵深处,通过表现诗人复杂深微的心态实现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领悟。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