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区别和低于38℃吃对乙酰氨基酚片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 布洛芬是谁发明的
常见的退烧药就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了,其中肠胃不好不适合吃布洛芬,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替代,而且不能混用哦。那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布洛芬是谁发明的?下面我带来介绍。
布洛芬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变为前列腺素来缓解疼痛。对乙酰氨基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而发挥镇痛作用。
布洛芬适用于常见的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痛经等。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为4小时左右,药效为6小时左右。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范围与布洛芬相似,几乎全部在消化道吸收,药物在各种体液中均匀分布,口服后30分钟-1小时起效,半衰期为2小时左右,可维持4-6小时药效。
从上面我们能够得知,布洛芬作用时间长一些,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更快一些。
布洛芬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肾损伤、心脏病发作和卒中,超剂量、脱水情况下口服,肾损害风险增加。对乙酰氨基酚用量过大可能导致肝损害,且是不可逆损伤,在超剂量、脱水、营养不良情况下服用,肝损害风险会增加,长期大量用药也可导致肾功能异常。
从毒性特点来看,布洛芬长期使用对肾的损伤比对乙酰氨基酚更大,对乙酰氨基酚一定要注意安全用量,禁止超量服用。
布洛芬刺激胃肠道,可导致胃溃疡出血、胃烧灼感、轻度消化不良,改变血小板功能、延长出血时间,孕妇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副作用较少,对血小板、出血时间、尿酸排泄无影响,适用范围更广,婴幼儿、孕妇、老年合并多种慢病者,可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从药物副作用可得,对乙酰氨基酚更安全一些,尤其是对于慢性胃炎、孕妇、多种慢病、婴幼儿等群体。
布洛芬的发明者是英国科学家斯图尔特·亚当斯,发明更像是“无心插柳”。这款药物最早的作用不是退烧镇痛,而是为了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开发的。
现在布洛芬如此恐怖的销售数据,对于他的发明者,被誉为布洛芬之父的亚当斯先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1952年,亚当斯加入博姿公司的研究部门,开始研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当时,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要不有毒,要不会造成长期的副作用。其中一种治疗方法是高剂量使用阿司匹林。
通过研究阿司匹林的工作原理,亚当斯开始了他的研究。他对这种药物的抗炎特性很感兴趣,希望找到一种既有这些特性,又不会像阿司匹林那样引起过敏反应、内出血或胃部刺激的药物。
1956年,亚当斯招募了化学家约翰·尼克尔森。两人合作测试了600种化学成分,希望找到一种既能减少炎症又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药物。只有5种进入了临床测试。前4种最后失败,只剩下布洛芬被证实有效。
1966年,他们获得了布洛芬的美国专利。3年后,布洛芬在英国被批准为处方药,并很快作为非处方止痛药在世界各地上市。
二、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感染后都会有头痛、关节疼痛、全身疼痛的症状,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病毒被免疫系统识别后,从而释放出前列腺素等致热因子,前列腺素不仅与发热有关,而且还会导致疼痛,过量的前列腺素分泌会导致肌肉频繁收缩,引发疼痛,同时前列腺素还会增加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放大疼痛效应。
2.另外,我们机体在发热状态下耗氧量是增加的,体温每升高 1°C,我们的基础代谢就会增加 10%-12.5%,与此同时,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机体更容易处于缺氧状态,从而导致乳酸堆积,引起肌肉酸痛。
所以,发热后的疼痛,主要是由前列腺素过度分泌以及乳酸堆积导致。
而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从而从源头掐住导致发热和疼痛的关键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成分的作用标注的都是“解热镇痛”合在一起说的原因。
三、儿童退热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有什么区别该怎么选
孩子发烧,目前普遍应用和被推荐的退热药物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那么这两种常用退热药又该怎么选呢?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儿童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有哪些区别?用这两种药物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对乙酰氨基酚VS布洛芬有哪些不同?
虽然两种药物都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但是仔细对比,有以下不同:
布洛芬具有抗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不具备抗炎作用。
布洛芬的退热作用相对来说稍微强一些,降温维持时间相对也较长。
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相比)退热作用相对较弱,但是口服后半小时,降温速度比布洛芬更快。
对乙酰氨基酚的肠道不良反应较小,不会刺激胃黏膜,可以餐前服用。
布洛芬的肠胃反应较大,建议随餐服用或者餐后服用。
(1)医学研究显示,布洛芬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所以明确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不可使用布洛芬。
(2)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的患儿不可使用布洛芬。
(3)有脱水症状或者水分补充不够等低血容量的患儿使用布洛芬退热,会增加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主要是对肝肾功能方面的限制,限制人群相对较少。
(1)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2)肝病或者病毒性肝炎、轻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病的患儿不可使用,如患儿出现黄疸症状需要立即进行肝功能检查。
如何正确选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1.无论用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都需要注意,给药间隔不小于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得超过4次,用于退热不超过3天,用于镇痛不超过5天,避免因药物过量导致肝损伤。超过这个时间或者出现症状恶化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2.在使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期间,不建议同时使用其他复方感冒药和退热药,以免产生药物使用过量的风险。
3.不推荐联合使用或者交叉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但是如果使用一种药物退烧不见效果,可以更换另外一种药物。如果出现持续高烧,精神萎靡、反复哭闹甚至惊厥等症状,家长就要带宝宝及时到医院就医。
4.如果用于预防高热惊厥,那么不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5.对于口服药物导致胃肠不适的宝宝,建议家长选用栓剂。栓剂直肠给药,经肠粘膜吸收,直接通过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
6.在宝宝发烧用药期间,家长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确保孩子机体有足够水分,利于发汗散热。同时,要给宝宝穿轻薄吸汗的衣服,不可捂厚被子。家中要开窗通风,让空气对流,保证空气新鲜。
根据2016年《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上推荐: 2月龄,肛温 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
2017年版《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指出,对于体温 39的发热,只要孩子精神状态良好,没有不适表现时,也可以先观察下。
所以,家长们不要把宝宝的体温作为衡量要不要吃退烧药的唯一标准,而是要注意结合观察孩子精神状态以及医嘱来判断是否需要用药。
总之,我们在使用药物时务必要小心谨慎,服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遵守医嘱,做到科学、安全用药,科学退烧才能让宝宝早日康复,健康成长。
关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区别,低于38℃吃对乙酰氨基酚片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