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山中送别赏析的一些知识点,和山中送别王维原文及翻译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山中送别的意思
1、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2、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3、唐代王维《山中送别》,原文为:
4、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5、这是一首送别之作。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以前,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王维写此诗相赠。
6、首句,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7、第二句,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8、第三句是全篇诗的警句。有了这一句,描绘出了诗人在柴扉中想象的这一片春草的绿色,使整首诗有了色彩,有了画意,有了象趣,而诗人盼望友人归来同赏明春山色的深情,便有了借以寓托的鲜明美丽物象。
9、最后一句,“归不归”三字,有担心、疑惑友人去而不归,又有盼望友人明春归来之意绪。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中送别
二、王维《山中送别》讲解、赏析
1、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山中送别》;
2、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写的是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的大概意思是说,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来;
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接下来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写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是令人黯然魂消,但是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离别之后,当天的日暮时分会变得更加浓重;
5、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化来;
6、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希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7、好的,以上就是本期关于《山中送别》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
三、山中送别 (唐)王维古诗意思
1、《山中送别》的译文是:在山中送别了好友,日暮时分,将柴门关闭。等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你能不能归来呢?《山中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诗人在友人离别后的寂寞心境。
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3、《山中送别》是首送别诗,诗风含蓄深厚、耐人寻味,比起一般送别诗,不写临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首句“山中相送罢”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
4、后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更显离别之愁情的深重,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5、《山中送别》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有“诗佛”之称。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