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回乡偶书唐贺知章,以及回乡偶书其二注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
1、这题我会!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全诗:
2、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3、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4、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5、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涟漪,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6、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7、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8、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
9、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10、笑问:笑着询问。一作“却问”,一作“借问”。
11、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12、贺知章(659年-744年),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贺知章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书法家,为“吴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现存诗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13、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14、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杜甫《赠卫八处士》)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15、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二、补全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诗句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4、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5、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6、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7、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
8、只有门前那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涟漪的镜湖的碧水,还是旧时模样。
9、偶书:偶然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10、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11、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12、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13、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14、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15、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三、回乡偶书的原文和译文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4、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5、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6、贺知章在天宝二年(743年)冬天,因病请辞官还乡,获赐镜湖剡川一曲,在次年正月起行回乡,太子以下百官赋诗饯行。年事已高,回到家乡,他心生感慨,于是写下此诗。
7、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
8、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知名,武后证圣元年(695年)进士及第。开元十一年(723年)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秘书监。
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回乡偶书其二注释、回乡偶书唐贺知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