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以及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
1、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虢国和虞国是春秋时期互相依赖的两个小国,它们相互扶持着,才得以在弱肉强食的时代生存下来,但虢公被晋国送来的美女迷住了心窍,进而亡国。虞国国君被晋国送来的宝马和玉璧诱惑住了,最终被俘,亡国。
2、唇亡齿寒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3、该成语的意思是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切相关;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二、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1、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接下来分享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2、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幅乎?亲以宠幅,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繁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从,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丙于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膳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
3、释义: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4、出自:春秋时流行的一句谚语。见于《左传》、《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5、启示: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要把目光放远。
三、唇亡齿寒的典故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唇亡齿寒的故事是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
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萧知府听了,心上老大不高兴。然而他是河台的红人,更比别人休戚相关,听了那有不着急的。
示例:我们所有成员要休戚相关地互相关怀、互相合作。
息息相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xī xī xiāng guān,意思是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出自:闻捷《布沙热,我要为你唱一支歌》:“你和党的关系,不能不是这样息息相关,血肉相连啊!”
示例:每位老师对于学生的教导都如同春风化雨,让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师生之间所存在的息息相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唇亡齿寒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