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不以人废言,以及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翻译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什么意思
1、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2、指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
3、《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4、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5、《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6、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二、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的解释
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孔子说:“君子不因为某人的话说得好就推举他,也不因为某人不好就否定他的一切言论。”
3、不以言举人:“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是说话说得好的人不一定品德高尚,所以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不能够只听他说得好便以为一切都好,轻易地去推举他。话说得很好的人也有可能人品极坏,所以君子不以言举人。
4、不以人废言:孔子说: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就是说粗鲁的人有时也可以说出很有道理的话,所以圣人会采用。人品坏的人,有时也可以说出很有道理的话,所以君子不会以人废言。
三、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
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这句话,表面意思是君子不因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别人有缺点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这一至理名言的背后其实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孔子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人不过弟子七十二贤,其中有个叫宰予的能言善辩,位列孔门“言语科”之首。孔子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大白天睡觉,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中是这样说的:(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从表面看,孔子对宰予白天睡觉一事好像大加非难,学生困了,白天睡个午觉,又有什么呢?你孔老夫子这样对学生大加指责,不是有些不近人情吗?非也!实在不是这样。这是因为孔子发现宰予在日常的言行中,显现出他是一个很会说话,但其实是一个心口不一、夸夸其谈的人。从宰予白天睡大觉这件事,孔子得出的人生感悟是(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意思是“以前,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了他的话,还要再观察他的行为。这都是宰予的表现才使我发生改变的啊。”因此,孔子痛心地叹道:“如果只是凭言论与口才的话,就会错误地听信像宰予那样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的人。”
4、这些话都在告诉我们不能只说不做,不能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说的比做的多,都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印象,被人看做是吹嘘、虚伪。
OK,关于不以人废言和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翻译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