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公孙衍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公孙衍的生平简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苏秦为什么叫公孙衍
1、苏秦己姓,苏氏,名秦,字季子,雒阳人。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
2、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3、苏秦家里以务农为生。早年到齐国求学,拜鬼谷子为师,与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穷困潦倒,狼狈而回。
4、家人都私下讥笑他不治生产而逞口舌之利,舍本逐末。苏秦甚感惭愧,于是闭门不出,遍观所藏之书,感叹道:“从师受教,埋头攻读,却不能换来荣华富贵,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找到《周书阴符》,伏案钻研。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认为凭此可以游说当世君王了。
5、苏秦首先将目标定在洛阳,求见周显王。但显王周围的大臣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并不信任他。
6、于是,苏秦西行至秦国。时秦孝公已死。就游说秦惠王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秦惠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且秦国刚处死商鞅,讨厌说客,未采纳他的建议。苏秦离开秦国,向东,到达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赵成为国相,封为奉阳君。
二、公孙衍怎么死的
1、公孙衍是战国时期很有名的政治家也是合纵事业的创始人,和张仪一样在战国时期都非常的出众,但是史书上面关于他的记载和他流传下来的事迹比不是很多。
2、在《史记》中记载:公孙衍在韩国担任宰相时候,因为率领的吴国军队与秦国作战失败,他就回到了魏国。但是魏国当时的环境是朝中大臣互相勾心斗角导致公孙衍没有能重新得到重用。
3、据《韩非子》记载,他与大臣张寿有些恩怨,而且田需对他也怀恨在心,于是田需派人杀掉张寿嫁祸于他。魏王相信了田需的话以为是公孙衍把张寿杀死的,就下令处死了公孙衍。
4、公孙衍,一生之中先后在秦国、魏国、韩国等强国担任过宰相,对战国历史造成了重大影响,公孙衍本是魏国人,但因为得不到重用便跑到秦国从政,并获得了秦惠文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大良造,其实就是秦国的宰相。
5、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实力日益强大,秦惠文王命公孙衍率部进攻魏国,并大获全胜,占领了水土肥沃的河西地区,杀的魏国只能割地求和。
6、魏惠王割让了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向秦惠王提议改变战略,先趁着秦魏交好之际向西攻灭义渠、巴、蜀等小国家,等平定了西方之后再回来收拾魏国不迟。
7、就在秦惠王犹豫不决之际,张仪来到秦国,并向秦惠王分析形势,说魏国现在四面受敌,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候。西方的那些小国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患,拥有霸主实力的魏国才是心腹大患,如果让魏国缓过劲来,想要再灭它怕是就困难了。
8、张仪又说公孙衍是魏国人,此番建议未免有出卖秦国帮魏国的嫌疑,秦惠王恍然顿悟,遂罢免了公孙衍的大良造职位,开始重用张仪。
9、公孙衍被张仪横刀夺爱,越来越受冷落,便跑回魏国谋官,并逐渐混到了宰相的位置。为了让魏国摆脱秦国的威胁,公孙衍开始实行合纵政策,拉拢韩、赵、燕、中山等四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强秦,并与秦国的张仪针锋相对,展开了合纵连横的较量。
1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孙衍
三、公孙衍的后裔有多少名人
1、在中国的百家姓中,主要分为单姓和复姓。就复姓来说,司马、欧阳、上官等,大家可能在身边的同事或者同学中都可能遇到。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公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名人。比如在三国时期,公孙瓒、公孙渊、公孙度等都是一方诸侯。在春秋战国时期,战神白起又被称为公孙起,商鞅也曾叫做公孙鞍。那么,对于“公孙”这个姓氏,到底来源自哪里呢?
2、公孙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公孙排在第428位。根据2007年的全国姓氏人口统计,公孙排在300名开外。对于这个姓氏的由来,历史存在两种说法。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公孙这个姓氏来源于皇帝姬轩辕的后裔公孙氏。按照《路史》的记载:“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也即黄帝本来姓公孙,后来改为姬姓。
3、由此,在黄帝的后裔中,不仅有姬姓,比如周武王姬发等,也存在公孙这个姓。此外,黄帝的后代中也有姓轩辕的。除了这个说法之外,根据《通志》的记载载:“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皆贵族之称。或跟黄帝姓公孙,因以为氏。”也即《通志》认为除了来自于黄帝之外,公孙这个姓氏还可能和春秋时期的诸侯之孙存在关系。
4、根据《广韵》的记载:“封公之后,皆自称公孙”。在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不全是公爵,对于侯爵、伯爵乃至子爵的诸侯,在国内都被尊称为“公”。比如郑庄公,鲁庄公,齐桓公,晋文公等。至于诸侯国君的儿子,则被成为“公子XX”。在齐桓公还是公子的时候,就被叫做“公子小白”,那么假如公子小白当时有儿子的话,则被称为“公孙XX”。在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子产也被叫做公孙侨,这表明了子产来源自郑国公室的贵族身份。
5、最后,就这样自春秋到战国,很多源自于诸侯之家的公孙,干脆就用“公孙”作为姓了。其中,商鞅本来就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所以也被称为公孙鞍。而在商鞅曾经到过的魏国,则有名为公孙衍的纵横家。至于公孙衍是否来自于诸侯贵族之后,暂时没有详实的记录,但无论怎样,这也间接表明公孙已经成为一个姓了。如今,公孙这一姓氏相对集中在山东、云南、辽宁等地区。
好了,关于公孙衍和公孙衍的生平简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