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人民日报摘抄(高中作文素材),人民日报的社词作用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人民日报中的封神金句,满分作文素材
1、人民日报中的封神金句,小众的满分作文素材。
2、用最简练的语言说最狠的话,词必达意!
3、最近准备申论的小伙伴快背起来。
4、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
5、纵有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
6、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梁梦。
7、他人观花,不涉你目;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8、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涌成其壮阔。
9、不因一叶障目,而不识神秀岱宗;不为一朝风月,而不解万古长空。
10、路遥而不坠其志,行远而不改初衷,登高而不忘俯低。
11、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
12、参天之木有其根,怀山之水有其源。
13、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寄山河。
14、且挨过三冬四夏,暂受些此痛苦,雪尽后再看梅花。
15、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二、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欣赏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1、【#高考#导语】高考作文最能体现考生对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体现考生的逻辑思维、体系架构。因此优秀的作文不仅能让判卷老师眼前一亮,还能让自己得高分,下面考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吧!
2、
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欣赏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3、 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欣赏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4、说到压力,20来岁的我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我们的父辈那一代曾经经历过什么。莫言在农村劳动十年,饥饿自不必说,没书看的时候只能翻翻字典。韩少功16岁到湖南汨罗插队,一呆就是6年。在某种程度上,奋斗,是他们对抗苦难与宿命的武器。但奋斗中的砥砺,也成为了他们的人生财富。因此才有了《红高粱》里的高密,有了《马桥词典》里的马桥。
5、那一代人的人生或许粗粝,性格却如此坚忍。多少人从田间地头走进高等学府,成为高精尖科研项目的拓荒人;多少人从边陲乡村走出国门,成为重启中西交流的纽带与桥梁。
6、而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青年的父母,他们的奋斗故事同样可歌可泣。带数亿人脱贫,让飞船上天、航母下水,重建文化自信,他们支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永不懈怠、一往无前,他们配得上这样的赞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奋斗。
7、我们面对的是市场的冲刷,面对的是竞争的压力,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向往更丰盈的生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奋斗与发展的坐标在哪里,道路在何方?不要再说他们有的是背景,你有的是背影。这个时代,就是你的背景!不要再说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失败。认真爱过,放肆活过,你就是世界的王!
8、当然,这世上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生命的酒杯,不可能总是盛满可口的甘醴,苦酒也是成长的滋味。一帆风顺,显示不出水手的坚强;百转千回,才有百炼成钢。恰恰是在跌倒的时候,奋斗才能凸显其意义。“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因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愿你青春灿烂,愿你前途光明。
9、
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
10、 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
11、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或许你会说,历史都是过去,遍地黄金的日子过去了,低垂的果子已经没了,风口都是父辈们的。不可否认,高强度竞争、快节奏生活、攀升的房价,是面透镜,会放大焦虑,会矮化梦想。
12、但反过来看看,祖辈父辈的逐梦路上,饭盒里何来超级稻,绿皮车哪能开到350,日记本里何曾有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更别说人人都有麦克风。更何况,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13、上一辈的成绩,早已成为你我奋斗的基石。一些资源注定被激烈竞争,但不妨碍这个伟大的时代被充分共享。请记住,唯有时代,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容得下的梦想。
14、都说时代匆匆,但时代哪有脚,走的总是人。从枪杆子打天下、打开国门看天下到敞开胸怀迎天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就是怀揣着梦想走来的,我们仍要坚定地走下去。
15、我们的脚步,注定写下未来的历史。当我们一次次成功打卡既定目标,当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当海归不断回到中国创业淘金,当我们所有人都牢记握指成拳,时与势就在中国,机遇就在中国。前些天,保温杯成为一个热词,它所隐喻的不服输的精气神同样需要保温。
16、当00后成为新新青年登场,当拿着保温杯的中年人还在继续奋斗,当中年人依然阳光,当青年人充满力量,这便是的中国。
17、你们都很喜欢梁任公百年前的《少年中国说》,其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不变的真理。一代一代的青年人,记着国家使命,去奔走、去呐喊,去想,去做,敢担当不畏难,事情自然就成了。
18、所以,未来的中国,并不缥缈,就在大家的手里。你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9、
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非珍稀植物就能“炫耀式破坏”吗
20、 2020高考作文人民日报素材:非珍稀植物就能“炫耀式破坏”吗
21、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站在山上,笑着将手中的一株疑似“塔黄”的绿色植物拿起,三下五除二,将其叶子全部刮掉……因为在视频平台上上传了这样一段视频,这两天,云南香格里拉刘明的生活彻底被打乱。尽管他主动配合警方调查,发布致歉,但依旧有网友下“通缉令”。因“炫耀式破坏珍稀植物”,其信息被曝光,一度,他都不敢出门。(7月31日《成都商报》)
22、刘明发视频炫耀自己破坏珍稀植物,结果网民眼拙,真把他破坏的植物当成了珍稀植物,进而曝光了他的身份,并群起而攻之,让他不得安宁。后经专家鉴定,遭受刘明“炫耀式破坏”的虽然是塔黄,但塔黄并不是珍稀植物和保护植物,事发地也并非保护区。也就是说,刘明的行为并不违法,于是他又变得理直气壮起来,声称打算起诉“造谣的网友”。
23、首先必须强调,搞人肉搜索,曝光他人身份,并对他人进行辱骂或者骚扰,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是极不应该的。这种行为应该马上停止,假如有人因此违法,理应依法追究其责任。但要看到,网民有不对之处,并不能说明刘明就对,这是问题的两个方面,刘明该检讨的地方,丝毫不会因为别人的对错而改变。
24、刘明上传这段视频的用意,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他自己是把塔黄当珍稀植物来破坏的。刘明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误导性,难怪网友会出现误会,如果说网友造谣,那么,制造谣言的人,正是刘明本人,网友只不过把他的错话当真而已,该为此负责的反而是他自己。
25、虽然最终确定刘明破坏的不是珍稀植物,也只不过说明他侥幸没有违法而已,而他当时将其当作珍稀植物来破坏,这个不良动机最初就存在。更何况,刘明随意破坏植物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产生,这种影响并不随“塔黄非珍稀植物”这个定性而消除。
26、退一步讲,即使刘明起初就知道遭他破坏的并非珍稀植物,他的行为也同样不合适。生态保护不是仅仅保护非珍稀植物,所有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植物,都应该得到保护。塔黄是喜马拉雅高山冰缘带的特有植物,数量上的确比较稀少,且高山寒冷地带生态脆弱,随意破坏塔黄对于生态保护不利,因此,作为非珍稀植物的塔黄同样不应该遭到故意破坏。
27、法律只是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还有道德等其他约束,假如一种行为虽不违法,却违反了道德,同样应该受到谴责。多反思自己,从而吸取教训,别再干这类哗众取宠的事,才是刘明当前最该做的事。
三、《人民日报》‖满分作文素材
《人民日报》满分作文素材,考场上百用不腻的神仙句子。
真相不是一块橡皮泥,可以随意揉捏张;事实不是一张空白纸,可以自由裁剪。—《人民日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期夕,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意者、畏难者。—《人民日报》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人民日报》
巨大的用户群体绝不仅意味着金山银山,还意味着责任如山。—《人民日报》
在空白中游荡不会摘得成功的果实,沉溺于孤独更容易陷入“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困境之中。—《人民日报》
6、适用主题:生命的意义、人生感悟
生活是世界的肉身状态,它保存世界的气息,记录它变化、成长的模样。—《人民日报》
文字留自处的掩卷沉思,声画落幕后的品味咀嚼,都是在一次次的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中,丰富了读者的精神家园。—《人民日报》
8、适用主题:迎难而上、居安思危
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人民日报》
9、适用主题:纸质阅读、传统与现代
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人民日报》
10、适用主题: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如果没有生生不息、丰厚滋润的根与魂,如何在波涛汹涌的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人民日报》
选择是一时的人生,但人生是永恒的选择。—《人民日报》
乱云飞渡仍从容,风雨无阻更向前。—《人民日报》
时代是朝前走的,发展不是情怀的敌人,相反,只有发展才会给情怀创造基础。—《人民日报》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人民日报》
15、适用主题:发现规律、顺应时势
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人民日报》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