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登山上面的绳索是谁放上去的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1、年轻时代的唐伯虎,喜欢戏谑,是个放浪不羁的人物.一天,他穿得破破烂烂,独自登山游览,见到几位秀才在山上赋诗,就走上前去凑热闹.他有意哎哎吃吃地说:“你们赋诗这么高兴,能不能让我参加?”
2、秀才们听了都吃一惊,继而想到,乞丐哪会写诗?他们都笑了起来.其中一位秀才说:“你就试试吧.”兵心飞翔# N/ a/ N6 y6 E" C" P9 Q6 v, C
3、唐伯虎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一上”两个字,秀才们看了,都忍不住大笑.唐伯虎却不理会,再写了“一上”,随即停笔.
4、两个“一上”连在一起,确是毫无诗味,于是一位秀才冷冷地说:“乞丐怎么会写诗!”
5、唐伯虎笑着回答说:“我喜欢饮酒,饮了才会写诗,你们肯让我饮吗?”
6、“你如果会写,就让你饮个够,不然我们就骂你!”另一位秀才说罢,递一杯酒给他.
7、唐伯虎接过,马上饮一大口,随手写了“又一上”三字,秀才们看了,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8、唐伯虎依然不动声色,他再饮一口,又写了“一上上”三字,跟着举起杯子一饮而尽,然后提笔续成这样一首诗:
9、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10、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11、前两句虽然平淡如水,后两句却境界雄壮,令人振奋.虽然不符合绝句的格律,但却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这首诗运用了以平淡浅显的词句开头,跟着突转笔峰,以饱含深意或富有情味的句子结尾,来提高全诗格调的手法叫“逆挽”.
12、想不到眼前这个“乞丐”竟如此有水平,秀才们都呆了,伯虎却自斟自饮,醉后独个儿踉跄下山.
二、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山顶上
1、唐伯虎喝了一杯,在纸上添上了“一上”两个字,喝了第二杯,又添了“又一上”三个字。
2、商人们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说:“这就叫诗吗!”唐伯虎见玩笑开得差不多了,一口喝干了
3、第三杯酒,就提笔一挥而就,写成了一首七绝:
4、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5、写完,将笔一掷,转身就走,惊得商人们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
6、话来。后来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伯虎,人们对他的诗才愈加佩服。
三、唐寅诗句"一上一上又一上"的意思
这得结合他全诗《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用极明白的语言写出极不平常的句子,他其实是在调侃世人呀,咋啦,老子大才若没文化,你过来咬我呀,老子用小学生都识得的字写出来的诗,比你用查字典才能懂的字写出来的都好。从这点来看,他倒是有点那些广告人的意思。
关于本次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和登山上面的绳索是谁放上去的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