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早行陈与义翻译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早行陈与义翻译以及早行的诗翻译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早行陈与义翻译赏析
1、经典古诗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早行陈与义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早行》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陈与义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孤身一人在小路上走的感受,突出了诗人在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3、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
4、这首早行诗,写的是诗人在天还没亮时孤身一人在道上行走的感受。一般诗,只要诗题带有早字,譬如早行、早衰、早梅、早春,无不在早字上灌注笔墨,这首诗也是如此。从第一句起,露侵是早,天亮以前,气温最低,正是露水凝结的时候。露侵驼褐晓寒轻,全句也是表现早行的感觉。因为早行,穿上了厚厚的毛衣,有了厚毛衣,仍感到冷,一是露侵,二是在风露中已经行走了多时。第二句写星光灿烂,是因为黎明前天格外暗,地面一片漆黑,所以天上的星光特别显得明亮。第三句写寂寞是说明因为时间早,路上没有行人,更觉孤单;和梦过说自己还沉酣在昨晚的睡境中,因为起得早,还没睡够,所以还在马上边走边打瞌睡,懵懵憕憕地前行。
5、第四句描摹稻田虫鸣,是黑暗中应有的情景,又以声音衬托寂静,突出时间还早。诗人就是如此从视觉、听觉,乃至感觉,全方位地写出早行的种种情况,给人以回味。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句为后世称道,陈与义这首诗,在状情绘物上很具特色,可追攀温诗。
6、钱钟书《宋诗选注》说《南宋群贤小集》收有张良臣的《晓行》诗云: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磬清。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二者不知是否有祖述关系。
7、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8、《早行》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的是诗人在天还没亮时孤身一人在道上行走的感受,意境高远。诗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图,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羁旅中的孤独寂寞之感。
9、钱钟书《宋诗选注》:“《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张良臣《雪窗小集》里有首《晓行》诗,也选入《诗家鼎脔》卷上,跟这首诗大同小异:‘千山万山星斗落,一声两声钟磐清。路入小桥和梦过,豆花深处草虫鸣。’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上引了李元膺的一首诗,跟这首只差两个字:‘露’作‘雾’,‘分’作‘野’。”
10、《梅磵诗话》卷下:“早行诗,前辈多佳作。近世如杨万里诗:‘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关蒲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刘应时诗云:‘登舆睡思尚昏昏,斗柄衔山月在门。鸡犬未鸣潮半落,草虫声在豆花村。’三诗意皆高远。”所引刘诗与《早行》诗意境也有相仿之处。
11、第一句,不说“鸡唱”,不说“晨起”,不说“开门”,不说“整车”或“动征铎”,而说主人公已在旅途行进。“行”得特别“早”,既不是用“未五更”之类的语言说出,又不是用“流萤”、“栖禽”、“渔灯”、“戍火”、“残月”之类来烘托,而是通过诗人的感觉准确地表现出来。“驼褐”,露水不易湿透;诗人穿上此衣,其上路之早可见。而“露侵驼褐”,以至于感到“晓寒”,其行之久,也不言而喻。
12、第二句,诗人不写“月”而写“星斗”。“星斗阑干分外明”,这是颇有特征性的景象。“阑干”,纵横貌。古人往往用“阑干”形容星斗,如“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之类。月明则星稀,“星斗阑干”,而且“分外明”,说明这是阴历月终(即所谓“晦日”)的夜晚。此其一。露,那是在下半夜晴朗无风的情况下才有的。晴朗无风而没有月,“星斗”自然就“阑干”、就“明”,写景颇为确切、细致。此其二。更重要的还在于写“明”是为了写“暗”。黎明之前,由于地面的景物比以前“分外”暗,所以天上的星斗也就被反衬得“分外”明。
13、第三句“寂寞小桥和梦过”,可以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意象丰满,令人玩索不尽。赶路而作梦,一般不可能是“徒步”。独自骑马,一般也不敢放心地作梦。明乎此,则“寂寞小桥”竟敢“和梦过”,其人在马上,而且有人为他牵马,不言可知。
14、第一句不诉诸视觉,写早行之景;却诉诸感觉,写寒意袭人,这是耐人寻味的。联系第三句,这“味”也不难寻。过“小桥”还在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未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及至感到有点儿“寒”,才耸耸肩,醒了过来,原来身上湿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驼褐”。睁眼一看,“星斗阑干分外明”,离天亮还远。于是又合上惺忪睡眼,进入梦乡。既进入梦乡,竟知道在过桥,那是因为他骑着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过桥,于是略开睡跟,看见桥是个“小”桥,桥外是“稻”田,又朦朦胧胧,进入半睡眠状态。
15、第一句写感觉,第二句写视觉;三四两句,则视觉、触觉、听觉并写。先听见蹄声响亮,才略开睡眼;“小”桥和“稻”田,当然是看见的。而“稻田深处草虫鸣”,则是“和梦”过“小桥”时听见的。正像从响亮的马蹄声意识到过“桥”一样,“草虫”的鸣声不在桥边、而在“稻田深处”,也是从听觉判断出来的。诗人在这里也用了反衬手法。“寂寞小桥和梦过”,静中有动;“稻田深处草虫鸣”,寂中有声。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梦”过桥,这静中之动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才会感到“寂寞”。“寂寞”所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因身外“无人”而引起的孤独感。而“无人”,在这里又表现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层意思,就是因四周“无声”而引起的寂寥感。而“无声”,在这里也表现天色尚“早”,比齐己《江行晓发》所写的“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要“早”得多。
16、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二、陈与义的早行翻译
1、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
2、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
3、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4、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5、《简斋集》共十六卷,包括赋、铭一卷,诗、词十五卷。陈与义的诗,前期多为流连光景之作,以明净的诗句描写春光、秋雨、夏日等,表现个人生活情趣。
6、南渡以后,诗中出现了较多感怀时事的作品,如《次韵尹潜感怀》慨叹金人入侵而国中无人;《伤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逃跑,和勉励爱国将领勇敢战斗;《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牡丹》等诗,也是伤时抚事之作。
7、这首诗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表现在诗人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的交替与综合,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说是“夜行”)图。
8、读者通过“通感”与想象,主人公在马上摇晃,时醒时睡,时而睁眼看地,时而仰首看天,以及凉露湿衣、虫声入梦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态变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动或静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现眼前。
9、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公元1113年(政和三年)进士及第,累迁太常博士。绍兴(1131—1162)年间,历任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湖州,擢翰林学士、知制诰。
10、公元1137年(绍兴七年),拜参知政事,次年以疾卒,年四十九。《宋史》有传。长于诗,创简斋体。方回认为陈与义继黄庭坚、陈师道之后,并为“江西诗派”之三宗。有《简斋集》十卷,《无住词》一卷。
三、早行陈与义原文及翻译
1、原文: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2、译文:在露水浓重的早上,我穿着驼褐(一种上衣)长期行走,感觉到微微的寒冷;天上没有月亮(晦日),星星纵横交错,分外明亮.一边行路,一边如做梦般经过了寂寞孤凄的小桥,稻田深处此起彼伏的是草虫的鸣声(时处深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