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东方未明诗经,江有汜诗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诗经《东方未明》的现代版
1、东方未明,颠倒衣裳①。颠之倒之,自公召之②。
2、东方未晞③,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3、折柳樊圃④,狂夫瞿瞿⑤。不能辰夜⑥,不夙则莫⑦。
4、①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5、③晞(xī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6、④樊:即“藩”,篱笆。圃:菜园。
7、⑤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时,非出太早,即归太晚。妇人称之为狂夫。"他以为此诗出自妇人口吻。而且"折杨柳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也。离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视,盖有不放心之意"
8、⑥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借为“晨”,指白天。
9、⑦夙:早。莫(mù暮):古“暮”字,晚。
10、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11、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12、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二、诗经有多少首诗
1、《诗经》概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
2、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3、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诗经”是我国先秦的古书,早期不叫诗经,叫“诗”或者“诗三百”
5、雅105篇(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6、“诗经”是我国先秦的古书,早期不叫诗经,叫“诗”或者“诗三百”
7、雅105篇(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8、《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9、《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
10、《诗经》共305首,先秦称《诗三百》。汉武帝时尊为经典,此后才称为《诗经》。《诗经》按其内容分【风】、【雅】、【颂】三类。
11、【风】乃民间歌谣。共160篇,总称为十五国风。其中《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凤》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凤》10篇,《桧风》4篇,《曹凤》4篇,《豳风》7篇。
12、【雅】:乃西周京都正音,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13、【颂】乃王侯在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歌或舞曲,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合称三颂,共40篇。
14、.《诗经》是三百零五篇,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在这三部分中有分出30个小部分.30个小部分中,还可以在继续分.
15、本节包括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16、本节包括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17、本节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18、本节包括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19、本节包括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
20、本节包括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
21、本节包括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蘀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22、本节包括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23、本节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
24、本节包括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25、本节包括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26、本节包括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27、本节包括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28、本节包括蜉蝣、候人、鸤鸠、下泉;
29、本节包括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30、本节包括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木、天保、采薇、出车、杕杜、鱼丽;
31、本节包括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
32、本节包括鸿雁、庭燎、沔水、鹤鸣、祈父、白驹、黄鸟、我行其野、斯干、无羊;
33、本节包括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何人斯、巷伯;
34、本节包括谷风、蓼莪、大东、四月、北山、无将大车、小明、鼓钟、楚茨、信南山;
35、本节包括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辖、青蝇、宾之初筵;
36、本节包括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
37、本节包括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38、本节包括生民、行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
39、本节包括荡、抑、桑柔、云汉、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昂、召旻;
40、本节包括駉、有駜、泮水、閟宫;
41、本节包括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4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包括多少首诗
43、《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国风多为各地民间歌谣,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三、佚名《东方未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东方未明原文: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2、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3、翻译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4、注释 1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2公:公家。3晞(xī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4樊:即「藩」,篱笆。圃:菜园。5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时,非出太早,即归太晚。妇人称之为狂夫。"他以为此诗出自妇人口吻。而且"折杨柳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也。离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视,盖有不放心之意"。6瞿瞿(ju):瞪视貌。7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借为「晨」,指白天。8夙:早。莫(mu暮):古「暮」字,晚。
5、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奴隶们心底隐藏着一种压抑已久而行将喷发的愤怒。正因为作者是从奴隶的身世遭际出发,抒发对于现实的愤懑,带有强烈的感***彩,因此对统治阶级确实有一种活生生的鞭辟入里的揭露和批判作用,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3]
6、前两章「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诗人并没有用很多笔墨去铺叙具体的劳动场面,或者诉说劳动如何艰辛,而是巧妙地抓住一瞬间出现的难堪而苦涩的场面来写:当一批劳累的人们正酣睡之际,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去上工。这时东方还没有一丝亮光,原来.寂静的夜空,一下子被这叫喊声打破,劳工们一个个被惊醒过来,黑暗中东抓西摸,手忙脚乱,有的抓着裤管套上胳膊,有的撑开衣袖伸进双腿。一时间,乱作一堆,急成一团,真可谓洋相出尽。天还没亮,官差即来催促起床,上工的命令就已经下达了,以致可怜的役夫们在忙乱之中把两手伸进裤管,把两脚蹬进袖筒,竟然把上下衣裳颠倒穿了。按理说,上下衣裳的区别是很大的,能够穿颠倒了,不光是因为天黑的原因,恐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役夫们并没从梦中醒来,他们可能头天夜里睡得很晚,疲乏的身子包括疲乏的大脑尚未缓过神来。这一情节极富戏剧性,十分幽默好笑,却又饱含悲愤,笑中滴泪,生动曲折地反映出了酷吏的凶狠以及役夫的凄惨。「颠倒衣裳」的细节描写,便运用得真实巧妙,写出了奴隶们在公爷的吆呼催促下摸黑穿衣裳的不堪处境。前两章的「颠倒」二字,还会令人自然联想到末一章「风」(早上与「莫」(即「幕」,晚上)的「颠倒」。衣裳的错乱,黑(夜)白(天)的颠倒,正说明了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既意在言中,又寄意言外,可谓一语双关。
7、最后一句"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说明:报时辰不是提前就是太晚。这诗是讽刺国君号令不准的诗,而国君的『不时』,又在于司时的官吏不负责任。古时无准确的钟表,故而司时的官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司时的官吏每天搞错一点点,积年累月,经过一定时间,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误差。司时官吏失职,当然朝廷秩序也会一片混乱。本诗在于讽刺司时官吏不准确报时,以致群臣见国君的时间混乱,官员手忙脚乱,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误时,遭到国君责怪。「折柳樊圃」和「狂夫瞿瞿」,也是两个典型的细节描绘,寥寥八个字,就把奴隶们艰辛的苦役和监工走狗的凶恶嘴脸和盘托出,一泻无余。这些描绘都切合环境和人物身份,读来仿佛见其人,闻其声,神态态毕现,栩栩如生,颇有真实感。
8、全诗三章,皆为四句。每句两个音拍。前两章运用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渲染环境气氛,突出事物特点。且以工整的排列。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尽情抒发抑郁情感,增强了音乐效果。第三章则转变风格,避免通篇一致的枯燥感,显得起伏有致,使得诗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通篇明白晓畅,语言通俗易懂,未明颠倒狂夫不能等都是人们常用的日常语言,以此为诗质朴自然,充满无限的生命。[4]《齐风·东方未明》在结构形式和艺术手法上也很有特点。其一,《东方未明》为乐歌,在结构上回环复沓。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些句子只换了一个或几个字。这种回复重叠,规律中有变化,严格中有自由,既是歌唱时的和声,也是表述意思的层层递进和对内涵的强化作用。(《随园诗话》)但就作诗而言,重词叠句与反复咏唱是为著尽情抒***感的需要,这在《诗经》其他诗作中和后世民歌中也经常运用。这样有利于突出事物特征,渲染环境气氛,增强音乐效果,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同时,也便于记忆与传诵。其二,诗人善于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反映生活。例如「颠倒衣裳」的细节描写,其三,语言通俗易懂,读之琅琅上口。例如「东方」、「未明」、「颠倒」、「倒颠」、「狂夫」、「不能」等词汇,都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言,用在诗中,质朴自然,恰如其分。这些词语历经了三千余年的风雨,仍然葆有无限的生命力,至今保存在人们的口头与书面用语之中。此外,全诗以四言句为形式,每句两个音拍,二二的节奏。前两章排列工整,键行和押韵有规律;第三章则起伏有致,跌宕变化。这种不拘一格的韵律节奏,也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口头歌谣创作的艺术特点。
9、诗词作品:东方未明诗词作者:【先秦】佚名诗词归类:【诗经】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