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万径人踪灭上一句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平明寻白羽下一句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万径人踪灭上一句和平明寻白羽下一句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下一句是什么
1、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2、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3、《寒江雪》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
4、可是诗人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
5、然而诗人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
二、万径人踪灭的上一句是什么
1、万径人踪灭的上一句是:千山鸟飞绝。
2、《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于永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3、全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译文: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5、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6、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清高,渔翁的性格孤傲。
7、其实,这正是诗人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8、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首诗下一句是什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首诗下一句是什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下一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下一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写景写雪写鸟冬天唐诗三百首山水写人诗景色动植物季节其他人物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著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菸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oh100./art/wenxue/enjoy/poem/200301/0707040801189.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的前两句
全诗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全文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