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清平调词三首其三和李白《清平调》全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分别是什么
清平调词三首(唐)李白(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日,玄宗和杨妃在宫中观牡丹花,因命李白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而作
二、清平调其三意思
1、清平调·其三原文: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2、翻译:杨贵妃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双倚靠著栏杆。
3、注释名花:指牡丹花。倾国:指杨贵妃。解释:消除。沉香亭:亭子名称。在唐兴庆宫龙池东。诗词作品:清平调·其三,诗词作者:唐代李白,诗词归类:乐府、写人、写花。清平调词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三首七言乐府诗。
4、创作背景据晚唐五代人的记载,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唐玄宗天宝二年或天宝三年(744)春日,唐玄宗和杨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因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
5、李白奉诏进宫,即在金花笺上作了这三首诗。《全唐诗》题注:“天宝中,白供奉翰林。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移植于兴庆池东沈香亭。会花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中弟子尤者,得乐一十六色。
6、李龟年以歌擅一时,手捧檀板,押众乐前,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遂命龟年持金花牋。
7、好任侠,喜纵横: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的青莲乡。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
8、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9、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
三、《清平调》词三首其三顺序是什么
1、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2、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3、译文:牡丹与美人两相辉映同样娇艳,君王常常带着笑容赏看着她。她娇艳柔媚犹如春风,能消解无限怨恨,而此刻正在沉香亭北斜倚在栏杆。
4、《清平调词三首》其三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
5、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