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曾子烹彘的故事和曾子烹彘的生平简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曾子烹彘故事概括
1、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去,等我回家后再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孩子是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如今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2、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成教也。"遂烹彘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
4、(2)之:曾子之(的)妻,之(到……去,往)市
5、(5)适:往,到……去。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6、父母与孩子答应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要与孩子诚实相待。
7、这个故事说明了要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8、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
9、宁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之称。
二、曾子杀猪的故事
1、【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3、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4、【白话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一边哭一边跟着她。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吧,等我回来时为你杀猪吃。”
5、等到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捉了猪准备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
6、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小孩子年幼无知,经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他了。”于是就真的杀了猪煮肉吃。
7、《曾子杀猪》的启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子女将来的成长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见识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曾子这样做完全是正确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别看杀了一头猪,眼前利益受损,但从教育子女的长远利益看,大有好处。
8、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属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9、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10、《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11、“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12、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三、曾子烹彘文言文及翻译
1、《曾子烹彘》是一篇古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以下是原文和翻译:
2、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3、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他的儿子哭着跟着她。他的母亲说:“你回去,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曾子想要捉猪来杀。妻子阻止他说:“只是和孩子开个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不是开玩笑的对象。
4、孩子还小,不懂事,只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如果父母欺骗他,那就是在教孩子欺骗。如果母亲欺骗他,他就不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于是就杀猪给孩子吃。
5、这个故事中,曾子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他认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应该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到诚实守信。如果父母言而无信,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同时也会让孩子养成撒谎的坏习惯。因此,曾子的烹彘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曾子烹彘的故事和曾子烹彘的生平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