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假舟楫者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假舟楫者的假古今异义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假舟楫者和假舟楫者的假古今异义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
1、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2、【名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注释】假(jiǎ):凭借。舆(yú):车。致:到达。楫(jí):船桨。绝:横渡。
4、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他擅长走路,却能到达千里远;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他擅长游泳,却能横渡大江大河。
5、【出处】《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二、假舟楫者 意思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出自荀子的《劝学》,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2、轻松提高英语水平:大量英语图书免费下载、阅读
3、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足,名词作动词,走得快。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6、古义:墨线;今义:泛指所有绳索。
7、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8、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9、古义:凭借;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10、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
11、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跪下。
12、于,介词。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13、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14、者,代词。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15、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16、另: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8、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1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0、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21、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代表。曾在齐国下讲学,后游历秦国,晚年任楚兰陵令。
22、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23、《荀子》二十卷,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4、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煣的工艺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直了,刀剑在磨刀石上磨,就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检查、省察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25、我曾整天空想,不如在极短的时间内所学到的东西;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看见的范围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变洪亮,但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和桨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6、积土成为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千里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雕刻一下就放弃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金石也能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藏身,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啊。
27、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8、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2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0、“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32、①青出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三、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意思是什么
1、意思是: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假:借助,利用。舆:车。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5、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6、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7、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8、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关于假舟楫者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