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初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这个问题,期末试卷的答题技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模拟试卷和答案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木兰诗》中的“,”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5)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它huāng cǎo qī qī(),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2)一切都是shùn xī(),一切都将会过去。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í dǎo()的钟声也响了。
(4)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 jìn xīn xuè()。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年的庙会,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B.他努力工作,兀兀穷年,却还是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
C.能否做成学问,除必要的天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无锲而不舍的精神。
D.《好人好报》专栏是借助新闻媒体去寻找、宣传、学习好人,让好人好事鲜为人知,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好人的命运。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做了相关提示。(删掉“不”)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删掉“能否”)
C.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共产党员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事迹”改为“形象”)
D. 2016年的“读书活动月”,我校开展了“硬笔书法大赛”、“手操报”和“温馨家园”评选等。(“开展”改为“举办”)
5.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
(一)阅读《口技》,完成题。(10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选出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好的) B.妇抚儿乳(喂奶)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断) D.两股战战(屁股)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8、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
B.文章开头结尾写到了表演道具的简单,是为了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C.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D.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听众的反应,后写口技艺人的表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
10.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
11.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4分)
(三)温暖心窝的话语(包利民)(15分)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2.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6. 13.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4分)
17. 1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18. 15.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什么作用?并结合全文,分析林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4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6.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17.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4分)
⑴――议种瘪种――⑵――给儿新生
18.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9.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5分)
有这样一个人,他(她)会在你失望时给你鼓励,扬起你自信的风帆;有这样一个人,他(她)会在你高兴时给你祝福,分享你成功喜悦……正是因为有了他(她),我们的生活才充满色彩,我们的心中才盛满感动。在人生的路上,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人?
请以“有这样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独坐幽篁里(2)散入春风满洛城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深邃崎岖鞠躬尽瘁锲而不舍(每词1分每词错漏一个字扣1分扣完该题分为止)
5、略(从句义、句式两方面给分)
7、在同一时候一起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很像.(2分)凡事应该有的,没有一样没有的(凡是应该有的,全都具有)(2分)
10、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划对一处1分,划多或划少一处扣1分)
11、(“自少至老手不释书”说明顾炎武读书勤奋;“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说明顾炎武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顾炎武读书非常专注。)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严谨、专注的特点。(没少写一点扣1分,括号内的文字不要求写)
12、(4分)王老师不满意我的作文,把它撕掉了(2分);林老师则以王老师的口吻给我写了肯定勉励的话(2分)。
13、(4分)三次“濡湿”所包含的感情不相同(1分);第一次“濡湿”体现“我”因被老师肯定认同而喜悦、高兴的心情(1分);第二次“濡湿”体现“我”对孩子们的留恋(或离开孩子们二感到内疚)(1分);第三次“濡湿”体现“我”在知道真相后的震撼,感激(1分)。
14、(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这些温暖心窝的话语比作永不凋零的花朵,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我”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1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1分)。)
15、(4分)这一段的作用是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1分),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1分);林老师用巧妙的方式来维护学生尊严和勉励学生进步,她是一位善良、智慧、教育有方、理解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好老师。(2分)
16、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一个要点2分) 16.挑种种地种下瘪种(一个要点2分)
17.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2分)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2分)18.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2分)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3分)示例二: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二、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中阶段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为初中语文知识打基础的时候,所以语文期末考试尽情发挥吧!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躯壳(ké)羁绊(jī)吞噬(shì)气冲斗牛(dǒu)
B.踌躇(chú)蓦然(mò)炽痛(zhì)戛然而止(gá)
C.遒劲(qiú)剽悍(biāo)亘古(gèn)浑身解数(xiè)
D.磐石(pán)畸形(jī)重荷(hè)叱咤风云(zhà)
A.他(闻一多)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刻。
B.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C.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谷,穷尽,指困境。
D.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益,益处,好处。
4.下面各项中对修辞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人们只要牢牢记住母语,就能激起爱国意识,团结起来,从而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分析:这两句话里运用了排比和夸张,写出了安塞腰鼓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之美,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赋予国旗以“耀武扬威、扬扬得意”的情态,生动写出了挪威国旗在风中飘扬飞舞的样子,表现了斯科特他们当时失败的沮丧、痛苦。
D.他(闻一多)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良方。
分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写出了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究救国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爱国情怀的赞美。
A.诚信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更体现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中学生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的重要阶段。”
D.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我们要注意找出并认真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6.对下句中划线词语的词类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中国是世界四个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7.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选自其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口技》作者是清代的张潮。本文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中给我们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让人“以为妙绝”。
C.《猫》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文中详写了“我”冤枉第三只猫的事情,表现了“我”难过、自责、愧疚之情。
D.《伟大的悲剧》是意大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写了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经历。
(1)昔者,_______________,怒而触不周之山。(《共工怒触不周山》)
(2)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_______________,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口技》)
(4)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艰苦战地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来了不久,在厨房里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忽的一声站起来,把身子探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一样响:
“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了样,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清净,分吧!”
以上文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请填人名)刚来到外祖父家时,所看到的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向外祖父提出分家的情景,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这是出自前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童年》。小说所写虽是回忆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但因为是以_______________的眼光来描述的,所以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0—12题(共3题,共10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①意暇甚:_______________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
③屠暴起:_______________④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_________ ___
11.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文段一】的第一段中可以看出狼有怎样的特点?从段中哪些描写句可以看出来?(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课文《社戏》选段,回答问题。(9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分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康乃馨》,回答问题。(13分)
①在花丛里,我的情绪一直提不起来。下岗一年多了,好不容易开了这间花店,生意却平平淡淡,真不想干了。
②店里冷冷清清的。门外的法桐发出一阵阵“哗哗”的声响,初冬的风像威严的队列,啸叫着一拨拨地过去,已经变得稀有的阳光从玻璃窗无力地钻进来。我独自一人瞪着天花板出神。
③“吱嘎”响了一下,我连忙直起身,这是今天第一位顾客。门只开了一小半,钻进来一个五六岁样子的小女孩,头上梳着两个小翘辫,笑脸红扑扑的。走进来,小女孩的双手紧握在胸前,紧盯着一株深红色的康乃馨。
④“小朋友,你要买花吗?”我问道。
⑤“阿姨,”小女孩仰起脸,小手伸到我面前,“我想买一束康乃馨。”她手里只有几张皱巴巴的小钞票。
⑥“要买一束康乃馨?”我有些意外,特别在“一束”上加重了语气。
⑦“钱不够吗?”她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似乎要着急起来。
⑧我摇摇头:“你买花送给谁?”
⑨“嗯,送给我的爸爸妈妈。”
⑩“那他们怎么不来呢?”不知怎的,我开始喜欢起这个孩子来了。
⑪小女孩抬起头看着我说:“嗯,他们不知道,他们……下岗了。”“哦!”我心里不禁一动,“你怎么知道的,妈妈告诉你的吗?”
⑫“不是,是我自己发现的。原来都是姥姥来接我放学,现在不是爸爸就是妈妈来接我。他们没告诉我,可我能看出来,他们一到晚上,就‘窃窃私语’。”听着她的诉说,我笑了,半蹲在她的面前。
⑬“昨天晚上,妈妈哭了,还叹气,爸爸不叹气,也不哭。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还没真睡着呢。”小女孩笑出了两个浅浅的酒窝儿,小辫子一颤一颤的。
⑭“他们说明天一早就去姥姥家,我知道姥姥家有一辆崭新的小推车,上面还写了字,我认识是‘早点’两个字,我们幼儿园大班的王老师教过我们。”她的大眼睛忽闪了几下,表情严肃起来,“他们明天很早很早就去卖早点去了,天多冷啊!”她的嫩小的肩膀禁不住缩了一下,“我要上学,不能帮他们了。老师说,康乃馨代表爱,我想买一束漂亮的康乃馨,放在门口,明天一早他们出门时一定能看到啦,他们把花插在小推车上,那多漂亮啊,是吗,阿姨?”
⑮望着她稚嫩的小脸,我嗓子眼里堵塞了,说不出话来,眼眶里突然潮湿了。一年多来,我一直以为自己早已是个麻木至极的人了。
⑯“这是我攒的零花钱,妈妈也不知道呢。够了吗,阿姨?”
⑰“够了,够了,孩子。”我从水银样的池水里拿起一束康乃馨,又配上白玉般的百合,火焰似的非洲菊,乳白色的丁香,淡白浓紫相间的三色堇。
⑱“孩子,非洲菊代表坚强和勇气,百合花代表纯洁美好,三色堇代表活泼可爱……”我把花儿用缀满蓝星星的塑料纸包好,系上一根浅绿色丝带,然后轻轻从她手里拿了一张小票,我知道——这样孩子才会收下这花束。
⑲在铺满金黄色落叶的人行道上,小女孩蹦跳着走着,那束花儿在女孩的肩上和她的小辫儿一起在风中轻轻舞动。目送着这个小人儿,我仿佛看到:冬日清冷的早晨,街角上会有一对动作还很生疏的卖早点的夫妇,他们崭新的小推车上,插着一束花香沁人、花朵明艳的花儿,在寒风中陪伴着他们忙忙碌碌,陪伴着他们一起迎接渐渐升起的美丽的朝阳。
⑳望着小女孩的背影,一股新鲜纯洁、美好坚定的情绪在我的心里慢慢升起,渐渐充溢了全身,仿佛那束康乃馨,在这冬季里悄悄地绽放着,绽放着。
(本文写于2013年8月,文章略有改动)
16.请认真阅读作品,依据小女孩为父母买花的经过和“我”的心理感受,填写下面表格。(4分)
故事情节“我”的心理感受
17.请分析第②段划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上下文回答,为什么“我”“拿起一束康乃馨,又配上白玉般的百合,火焰似的非洲菊”和“淡白浓紫相间的三色堇”?(5分)(100—150字)
(三)说明文段阅读:阅读下面有关“中国大运河”的文字,回答第19题。(共4分)
当年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大业,更为了满足他下江南游玩的私欲,不断加快开凿进程。在大运河开凿的过程中,隋炀帝对征调的河工极其苛刻。他曾派人将木鹅从上游放下,如若搁浅,就会严惩甚至杀害负责施工的河工。运河通航后隋炀帝每年都要乘龙舟游江南,耗费无度,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如此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以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大运河开通后,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贸易繁盛,成为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伴随着城市的兴起,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它吸纳了吴越、齐鲁等地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特色,具有多样性与包容性统一的特点。大运河有着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发出感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9.由胡曾与皮日休的诗可知,自唐时起,人们对隋炀帝修大运河的看法就有“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之说。请阅读上文,写出支持这种看法的依据。(4分)
(1)“罪在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在千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将你的作文题目填写在横线上。如果选择题一,请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2)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内容,做到叙事具体,描写生动,中心明确。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和师生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1. D 2. C 3. D 4. B 5. D 6. C 7. C
8.默写:(1)共工与颛顼争为帝(2)即更刮目相待
(3)遥闻深巷中犬吠(4)峨眉山月半轮秋
(5)闲敲棋子落灯花(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评分标准:每空为1分,错一个字扣1分)
9.名著阅读:高尔基、阿廖莎、一个小孩(或一个孩子/孩童)(评分标准:每空为1分)
10.(1)神情、态度(2)打洞(3)突然(4)通“旋”,回转、掉转(评分标准:每空1分,最后一空要写出两部分才给满分)
11.①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分)
②(这)是司命神所掌管的事情,(我)没有办法了。(2分)
(评分标准:每句两分,划线处为采分点,一处1分)
12.狼的特点:狡猾。从“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以看出来。(评分标准:划线处为采分点,一处0.5分)
13.“我”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月夜行船(2分)
14.加点词语为动作描写,生动写出了小伙伴们开船的动作之熟练,以及能带“我”去赵庄看社戏的开心、兴奋,表现了小伙伴们的能干、热情。(3分)
(评分标准:划线处为采分点,第一点为1分,后面四点0.5分)
15.这句话运用比喻,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作“踊跃的铁的兽脊”,赋予其“跑”的动作,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水波起伏的行船上所看到的连山在黑夜中跳跃奔跑着后退的状态(1分),表现了船速之快。与“而我却还以为船慢”相对比,突出了“我”当时的急切心情。(4分)
(评分标准:划线处为采分点,除所示一分处之外,其他各采分点一处0.5分,意思对即可)
16.①喜欢;②小姑娘讲述买花的原因;③我为小姑娘选花、包花、送花;④祝愿(评分标准:每空1分)
17.描绘了初冬风大阳光微弱之景,渲染了萧瑟冷清的气氛,烘托了“我”的心灰意冷的心情,为下文写小姑娘来买花做铺垫。(评分标准:四个分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因为我被小女孩儿的懂事和对父母的爱感动了(1分)。康乃馨是小女孩儿要买的,代表小女孩儿对爸爸妈妈的爱(1分);而非洲菊代表坚强和勇气,百合花代表纯洁美好,三色堇代表活泼可爱(1分),表达了我对小姑娘父母勇敢再创业的祝愿(1分),和我对这个纯洁、美好、可爱的小女孩儿的喜爱、赞美之情(1分)。(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9.(1)赶工期,对待河工严酷;乘龙舟游江南,致使沿途百姓倾家荡产。(每点1分,共2分)
(2)运河沿岸逐渐兴起了几十座著名城市,运河流域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每点1分,共2分)
等级内容、表达(36分)说明书写(4分)
(40—34)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33—29)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以2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清楚,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28—24)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23—0)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以1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说明:(1)字数不足100的,每少50字扣2分。
(3)出现真实的班级或师生姓名扣2分。
三、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腌渍()自诩()阴晦()凫水()
2、把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 4分)
人才荟翠可歌可泣记忆尤新无动于衷
相辅相成大声急呼眼花了乱再接再厉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4分)
A、春节期间,三峡广场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B、“超级女生”播出的那个夏天,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刚进入初中,妈妈告诉我一定要不耻下问,多向老师请教。
D、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30年,全身心地扑在学生身上。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十三岁的际遇》小作者作采用记叙、议论`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回忆自己怀念北大渊源,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不断进取`渴望创新的情感。
B、《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叙述了“我”童年在平桥村的一段经历,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C、《“诺曼底”号遇难记》将小说高潮按排在全船乘客和船员得救后,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随船沉入大海的感人时刻,目的是突出他忠于职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蠢人。
5、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作家、篇名。(18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_____________》)
(2)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4)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6分)
6、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7、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顶()(2分)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村的。
8、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想感情。(2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尺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9、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2分)
B、a、至之市,而忘操之。 b、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C、 a、宁信度,无自信也。 b、其剑自舟坠于水(《刻舟求剑》)
D、 a、遂不得履 b、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E、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10、下边句子中,哪一句与“何不试之以足”的句式和语气相同。()(2分)
A、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B、何事长向别时圆
C、盖一癞蛤蟆也 D、谁道人生无再少
12、谈一谈这个郑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4分)
①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了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是破损的,他不知道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②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的人;
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③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檫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④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时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人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⑤“看来,我是个普通的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⑥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成大事!”
⑦不过,爸爸又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者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酸甜苦辣全有。
⑧初一就算结束了,不论它是好是差还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那一年道一声:拜拜!
13、选文画线句反映这些同学什么样的心理?它在文中起何作用?(4分)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贾里的父亲为什么认为贾里长大了?(5分)
15、“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同意贾里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5分)
同学们,令人神往的中学生活画卷展现在你的面前,许多陌生同学将与你同窗三年。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理想,希望更多的同学了解你,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对吗?那就请你介绍你自己吧!请同学们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尽情表现你个人的风采吧。
2、翠(萃)尤(犹)急(疾)了(缭)
6、D 7、D 8、思念家乡 9、B E 10、B
等到回来,集市已散,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12、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
还有http://www.teachercn.com/St/Czywst/2007-5/11/20070211214228381_4.html
http://www.xiaocao.net/shiti/czst/czyw/200509/20050923134158.html
http://www.xedu.net/article_view_12259.html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