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卜算子李之仪赏析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李之仪卜算子表达的情感,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卜算子李之仪赏析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卜算子·李之仪》原文与赏析
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诗人或词人用笔墨表现男女恋情,常常与江水结下不解之缘。爱情之花一经水珠沾湿浸润,更显得纯净晶莹。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是写爱情的一篇颇具韵味的佳作。
3、词分上下二阕。上阕开头二句,词人就以含蓄的笔墨点明了与所钟爱的人天各一方,身被一水相阻又相系。“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长江头”,即长江上游,指四川一带;“长江尾”,即长江下游,指江苏一带。二人苦苦思恋,却被地上的“银河”遥隔千里。虽然相去甚远,然而词中的主人翁却如面对恋人,怀着一颗真挚热烈的心娓娓诉说着:“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朝思暮想,见水而不见人;同住江边,异地同源,对于默默无言的江水,真不知是该怨恨还是感激。苦在江水如剑,忍断离人;幸在柔情似水,千里相牵。你我既然同饮一江春水,想必一定能深知我心,息息相通吧!
4、千种别情,万般离愁,如剪不断的丝丝缕缕,缠绕着词人苦恋的心。写到这里,充溢在胸间的悲忿哀怨再也无法自制,于是,在进入下阕时,词人便一气连用了二个发问:“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已?”滔滔江流,悠悠我恨,究竟到什么时候才能有尽头啊!相处再长也嫌短,人生又怎堪儿回别呢?水流无限,恰似我愁;但是江水无情,人却有知,只要同心相印,两情久长,又何苦要为天各一方而受磨折呢?想到这里,他终于释然了,而把自己对心爱之人的深切眷恋化作了浸透浓情厚意的最后二句希冀和祝盼:“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他真挚地希望心上人能同自己一样,对爱情坚贞诚笃,这样也就不枉自己一片痴心了。是啊,谁说此恨绵绵无绝期呢?流水无限情却更长。读到这里,不觉使人想起了唐代诗人鱼玄机的佳句:“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这二句显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5、宋词历来被认为最善于表达相思之情,以小令见长的李之仪写的这首《卜算子》则别具特色。他自认为填词妙处在于“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姑溪居士文集》)他以情寓水,借水言情,滔滔江水和绵绵情思融为一体,难分彼此。整首词不过四十余字,真正做到了“语已多,情未了”。李之仪还特别善于“淡墨写深情”,遣词用字,力避龃龉。细细品味,这首词的用语正如词中所写的长江碧水,清纯委婉,颇具神韵。前人誉李之仪“长于淡语、景语、情语”,而《卜算子》更被视为“古乐府俊语”。
6、清雅得古乐府遗意。但不善学之,必流于滑易矣。(陈廷焯《词则·别调集》评)
二、《李之仪卜算子》注释、翻译、赏析
1、名句: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2、李之仪(1035—1117),北宋婉约派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又称姑溪老农,无棣(今属山东)人。有《姑溪词》、《姑溪居士文集》。
3、我住长江头①,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4、此水几时休②,此恨何时已③。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①长江头:指长江上游,在今四川一带;下游在今江苏一带。②几时,指何时。③已:停止,罢休。
6、这是作者写的一首具民歌风味的叙事诗,它以独特的构思、清新通俗的语言、重叠的句式、歌咏的风格抒发强烈而深挚的情感——被隔绝的永恒之爱。
7、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日日”,犹如流水滔滔不绝,表现了思恋之久。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虚的心灵与实的事物合二为一,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明显地吸收了民歌的风格。但质朴清新中又曲折委婉、含蓄而深沉,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
8、此诗借水言情,融情于水,情意绵长,脍炙人口,深得民歌神韵,在民间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在宋代词作中可算是别具一格。
三、李之仪《卜算子》赏析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关于卜算子李之仪赏析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