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子夜冬歌李白的一些知识点,和子夜吴歌·冬歌(李白)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李白的诗
1、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2、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3、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4、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5、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6、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黄。
7、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8、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9、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10、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11、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12、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13、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4、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15、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16、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7、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8、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19、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20、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2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22、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23、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25、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26、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7、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28、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9、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30、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二、子夜冬歌( 李白 )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子夜吴歌·冬歌》不写景而写人叙事,通过一位女子“一夜絮征袍”的情事以表现思念征夫的感情。时间是传送征衣的驿使即将出发的前夜,大大增强了此诗的情节性和戏剧性。一个“赶”字,不曾明写,但从“明朝驿使发”的消息,读者从诗中处处看到这个字,如睹那女子急切、紧张劳作的情景。关于如何“絮”、如何“裁”、如何“缝”等等具体过程,诗人有所取舍,只写抽针把剪的感觉,突出一个“冷”字。素手抽针已觉很冷,还要握那冰冷的剪刀。“冷”既切合“冬歌”,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强情节的生动性。天气的严寒,使手指也不灵巧了,而时不我待,偏偏驿使就要出发,人物焦急情态宛如画出。“明朝驿使发”,分明有些埋怨的意思了。然而,她从自己的冷想到“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那边的更冷。因此又巴不得驿使早发、快发。这种矛盾心理亦从无字处表出。读者似乎又看见她一边呵着手一边赶裁、赶絮、赶缝。“一夜絮征袍”,言简而意足,然而随即又情急起来,她想:路是这样远,“寒到身边衣到无”呢?这回却是恐怕驿使行迟,盼望驿车加紧了。“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这迫不及待的一问包含极度的深情与牵挂。
2、《冬歌》通过个体形象以表现出社会一般,二歌典型性均强。其语言的明转天然,形象的鲜明集中,音调的清越明亮,情感的委婉深厚,得力于民歌,彼此并无二致,真是“意愈浅愈深,词愈近愈远,篇不可以句摘,句不可以字求”(《诗薮·内编》卷二)的佳作。
三、《子夜冬歌》的作者
1、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2、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于子夜冬歌李白,子夜吴歌·冬歌(李白)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