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谁的诗的问题,以及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全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谁写的
1、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如下:
2、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3、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4、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5、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6、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7、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8、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9、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10、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11、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一首诗
1、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3、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4、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5、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6、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
7、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8、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9、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10、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11、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2、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3、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4、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谁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谁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作者是谁,这句话可谓是送别诗的经典词句,就算没有听过诗的`名字也对这句话深有印象,其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勃,他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词成就很高,而且,他的思想精神融汇了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
3、唐代诗人王勃写的。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为:
4、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一帜。
5、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儒客大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6、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秘书监颜师古《汉书注》,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进士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府文学。写作《斗鸡檄》,坐罪免官。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授虢州参军,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7、上元三年(676年)八月,王勃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等。
8、王勃的思想人格交融儒、释、道多种文化因子。他直接继承了祖父王通的儒家思想,主张仁政,渴望功名,希望济世,虽然在宦海中几沉几浮,但最终难以割舍的依然还是何时济世和如何济世。
9、从人格精神来看,王勃首先是儒家之狂者,他志向高远,勇于进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同时也处事疏阔,缺少谋略。
10、其次他还是傲者,身秉傲骨,且鄙世傲物,蔑视尘俗。王勃崇信佛教,认为佛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关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谁的诗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