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澳大利亚民族服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澳大利亚民族文化有何特点
1、从澳大利亚民族文化的演变整体看至少有下列几个特点:
2、第一,沿着民族化道路发展。澳大利亚文化从开始,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沿着民族化道路发展,所谓“民族化”即澳大利亚化,这是与澳大利亚政治上和经济上民族化相适应的。实际上,没有民族化或澳大利亚化,澳大利亚根本谈不上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富强。
3、第二,问多元化发展。澳大利亚文化是以不列颠文化和原住民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但在建国后几十年来又吸收了不少其他外来民族文化,诸如欧亚大陆移民带进的文化,因而形成了一种由注重文化融合而成的新文化,即融合型的多元文化。
4、但由于澳大利亚长期以来推行“白澳政策”,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虽然如此,澳大利亚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还顽强地表现了出来,尤其在70年代废除了“白澳政策”之后。澳大利亚文化在殖民地时代,实质上是殖民地文化。因为要摆脱英国文化影响与束缚,唯一的途径就是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以提高本民族文化的素质,从而造成了多元文化。
5、第三,具有浓厚的模仿性。澳大利亚文化完全不同于其他那些古老文化。诸如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欧洲诸国的文化、伊斯兰文化,这些文化都是经过了以千年计的演变、融合、锤炼而形成,因而是一种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它们也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和发展自己,但很少具有模仿性。而澳大利亚文化却没有那样长的时间锤炼、演变与融合,处于青春成长时期,基本.上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文化。这种文化还必须大量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使自己逐步成熟起来。以文化发展角度言,模仿性有两面性:一方面易于导致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另一方面也会使自己大胆地吸收别的民族的文化。这两面性,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兼而有之。
6、第四,从总体.上看,澳大利亚文化显然是属于西方类型的文化。无论从其主体和来源看,或是从其传统、风格、气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看,均属欧洲文化,和加拿大与美国文化是同类型的,而和东方文化却有着质的差异,但它又不是欧美文化,是澳大利亚文化。
二、澳大利亚特色有哪些
澳洲葡萄酒澳大利亚全国共分为七个州,分别是北领地、南澳、西澳、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和塔斯马尼亚岛(省)。澳大利亚的北部纬度低,是热带雨林区,内陆是沙漠和莽原,气候炎热干燥,都不适合葡萄的生长,所以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包括维多利亚(Victoria)、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南澳大利亚(South Australia)和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
另外西澳大利亚也有少量的葡萄园。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之所以有如此的盛名,是因为其特有的优良土地和许多世界级杰出优秀的酿酒师,再加上世界上最严格的管理和生产过程,以及澳大利亚人特有的简单,纯朴,憨厚,不视金钱为唯一目的,而把信用和快乐生活视为第一追求的环境下,酿造出来的质优价廉的世界级美酒。
袋鼠(kangaroo)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所有澳大利亚袋鼠,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食草动物,吃多种植物,有的还吃真菌类。
它们大多在夜间活动,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动。不同种类的袋鼠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罗伊德袋鼠会给自己做巢而树袋鼠则生活在树丛中。大种袋鼠喜欢以树、洞穴和岩石裂缝作为遮蔽物。
袋鼠所有袋鼠,不管体积多大,有一个共同点:长着长脚的后腿强键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远可跳至13米,可以说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大多数袋鼠在地面生活,从它们强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将其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澳洲玉为一种绿玉髓(Chrysoprase),又称南洋玉,因产于澳大利亚而得名。我国又称之为“英卡”石。澳洲玉因含氧化镍而呈苹果绿或粉绿色,质地细腻均匀,颜色均匀单一,半透明,H=7,G=—2.58一2.64。澳洲玉色似翡翠,但它的颜色无翡翠的色形、色度、色调的变化。
澳洲玉的颜色虽为绿色,并较鲜艳,但绿色不实,无绿色色形,绿色分布较均匀,有漂浮感,鲜艳之中有嫩的感觉。它与人工处理的绿玛瑙的区别是:人工绿玛瑙为艳绿色,且绿中闪蓝。由于颜色翠绿,颇得人们喜爱。它有一定透光性,颗粒细,价格较低,曾经迷惑了一些人。其实它是一种隐晶质的SiO2,在矿物学中称玉髓或石髓。
澳洲玉严格来讲不能称玉,应是绿色的玉髓,澳洲玉色似翡翠,但它的颜色无翡翠的色形、色度、色调的变化。澳洲玉的颜色虽为绿色,并较鲜艳,但绿色不实,无绿色色形,绿色分布较均匀,有漂浮感,鲜艳之中有嫩的感觉。
树袋熊又叫考拉、无尾熊、可拉熊,学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英文: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而它们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树袋熊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树袋熊生活在澳大利亚,既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又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属哺乳类中的有袋目考拉科。
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尤加利树林区。考拉虽然又被称为“树袋熊”、“考拉熊”、“无尾熊”、“树懒熊”,但它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树袋熊身体长约70-80厘米左右,成年体重8-15公斤,性情温顺,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呈灰白色,生有一对大耳朵,耳有茸毛,鼻子裸露且扁平,没有尾巴。
羊毛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之一,澳大利亚的羊毛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1/3,其出口创汇占全澳出口创汇总额的10%以上。澳大利亚农业产值约占15%左右;养羊业产值比重还要低。但其养羊业却誉满全球原毛和净毛销往世界各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养羊业最发达的国家国土面积768万立方千米,居世界第六。农业土地面积八亿立方千米,其中牧草占60%。
人口1830万,其中农业人口只占5.37%。澳大利亚气候适宜,牧草丰美,畜牧业非常发达,适合绵羊生长,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美誉。澳大利亚羊毛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育种、羊毛生产、社会化服务、专业分工协作、牧场建设、质量检验、羊毛销售等各产业链节上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三、澳洲当地特有的文化
1、我们在澳大利亚留学,接触到的很多事物都是当地特有的文化,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了多少?澳大利亚的文化反映了多种因素的相互融合。土著人的文化传统、不列颠的殖民历史、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的价值观,再加上这个民主国家对国际影响所实行的继续开放政策以及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竞争和抒发不同看法,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
2、在新南威尔士州蒙戈湖挖掘出的坟墓证明,将近40,000年以前土著人在礼仪活动中就使用赭石颜料。澳大利亚留学生介绍,土著人观察和描绘世界的洞察力和灵感受到毕加索大师的注意,他赞扬依拉瓦拉绘制的树皮画。依拉瓦拉是北部地区阿亨姆地方的古温戈部族负责礼仪的人。
3、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部分将展示在为了迎接悉尼2000年奥运会而举行的一系列奥林匹克艺术节中。1997年的“梦幻艺术节”歌颂全世界土著人,特别是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峡岛民。1998年的“大海变迁艺术节”的主题是描述移民们如何丰富了澳大利亚文化。1999年举行的“踏遍全球艺术节”将展示澳洲和世界各地的文化。最后一次艺术节在2000年举行,名为“生命之港艺术节”,澳大利亚着名的艺术家们将出示他们的杰作。
4、悉尼歌剧院的设计是在众多设计师参加的国际性竞赛中遴选而定的。在这项巨大工程的进行过程中,人们对其设计和造价意见纷纭。1973年,悉尼歌剧院终于落成。今天它已成为一致公认的澳大利亚象征之一。
5、歌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典型的澳大利亚艺术形式----它发源于别处,但澳大利亚赋予它特殊的热情与内涵。从内利·梅尔巴夫人到琼·萨瑟兰夫人,澳大利亚人口并不多,但却为世界培养了如此杰出的女歌剧演唱家。
6、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着名的俄国芭蕾舞演员安娜·巴甫洛娃到澳大利亚访问演出。这以后,舞蹈在澳大利亚迅速发展。目前澳大利亚各州的首府都有交响乐队,它们的崛起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有密切联系。其它音乐团体如“音乐万岁”等经常在全国各地举行古典和现代严肃音乐会。澳大利亚的作曲家珀西·格兰杰和彼得·斯卡索普都享有国际声誉。
7、澳大利亚的文学是当代英语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1973年帕特里克·怀特获得诺贝尔奖以后,许多澳大利亚作家先后都在国际上获奖,其中有小说家托马斯·基尼利和彼得·凯里(布克奖获得者)及诗人莱斯·默里(皮特拉克奖获得者)。其他获奖的散文作家还有海伦·加纳、戴维·马洛夫、伊丽莎白·乔利、阿奇·韦勒和蒂姆·温顿等。
8、澳大利亚早期和当代的着名诗人有亨利·劳森、艾·比·(“班卓”)佩特森、埃·蒂·霍普、朱迪思·怀特、格温·哈伍德、乌杰露·努努考尔(原名凯西·沃克)、杰夫·佩奇和约翰·特兰德。
9、为澳大利亚文学开拓新的更宽阔境界的还有来自海外的移民作家,如布赖恩·卡斯特罗、福蒂尼·依潘诺米蒂斯、贝丝·雅普、铁莫申可·阿斯拉尼德斯、安杰罗·洛卡基司和安德鲁·里默。
10、目前,澳大利亚的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逐渐反映出对亚太地区文化的意义以及本地区国家间共同利益重要性的认识。这些在尼古拉斯·乔斯、亚历克斯·米勒和伯纳德·史密斯最近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
11、澳大利亚剧作家的作品使观众能深入地了解澳大利亚社会。戴维·威廉森的戏剧在英国和美国的演出都获得成功。汉尼·雷森、迈克尔·高和丹尼尔·基恩也在国际上受到好评。
12、许多澳大利亚观赏艺术家钟情于澳洲独特的自然风光。例如阿瑟·斯特里顿、悉尼·诺兰、阿瑟·博伊德、艾伯特·塔克、约翰·珀西瓦尔和布雷特·怀特利等。他们生动地刻划澳洲大自然的景色和意境,在国际上受到重视。
13、澳大利亚积极参与世界流行文化。1896年8月,在墨尔本,美国人卡尔·赫茨在哈里·里卡特的福德维尔歌剧院首次播映电影。这以后,澳大利亚的电影电视业蓬勃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根据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的报告,在短短的八年中,澳大利亚影视业平均每年生产15部小型系列片、9部电视片、14部系列片或连续剧以及26部故事片。1996年,澳大利亚的杰弗里·拉什和约翰·西尔获得奥斯卡奖。杰弗里·拉什在电影《耀》中表演出色,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约翰·西利拍摄电影《英格兰病人》,技艺非凡,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师奖。
14、在流行音乐和摇滚乐方面,澳大利亚的表演者们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彼得·阿兰对流行音乐作出了传奇式的贡献,他的曲调已成为国际标准。凯丽·米诺格在澳大利亚的一部电视系列片中演唱流行歌曲,在英国大受欢迎,一举成名。约图·英蒂乐队和“银椅”乐队的旋律继承了土著艺术的精彩传统,在这方面表现突出的还有“探寻者”、Bee Gees以及INXS等着名乐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