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台湾大学公开课官网这个问题,台大历史网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青海大学代码是什么
青海大学的院校代码为1074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青海大学(QinghaiUniversity),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是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清华大学等6所知名高校的对口支援学校,是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国家首批百所创新示范校,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文革”初期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截至2022年1月,学校占地3000余亩;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714人、本专科生1.9万余人(含昆仑学院3838人)。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7个教学院系。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本科专业67个。
截至2022年3月,青海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其中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农业部实验室(中心)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8个、省级科技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分室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截至2021年3月,近五年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1687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科研经费总计超12亿金额,鉴定科研成果612项,其中国际领先16项、国际先进68项、培育新品种29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奖45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人次;在中国国内外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969篇,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5372人(含附属医院3050人),专任教师136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476人,占比达35%,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达86%;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双聘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人、青年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4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全国及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0余人,省级优秀专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0余人,团队项目14个,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省级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22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校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开展务实合作;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启动了新一轮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模式合作项目。
截至2022年3月,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96个专业领域;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9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物医学、藏医学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经济学、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会计学
2020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生态学、资源勘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草业科学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金融学、生物技术、冶金工程和动物科学
国家特色专业:预防医学、资源勘查工程、草业科学、经济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藏医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青海大学重点学科有生态学、内科学(高原医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高原医学)
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作物遗传育种
省级重点学科:作物学、动物科学、藏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草业科学、肿瘤学、皮肤病与性病学、预防医学、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园艺学、区域经济学、生物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
二、南宁师范大学是一本吗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南宁师范大学是一所本科类院校,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非师范)、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戏剧影视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建校69年。
南宁师范大学(NanningNormalUniversity),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高校、西南大学对口支援建设院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3年创办于桂林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同年12月改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55年3月,从桂林市迁至南宁市,1960年7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同年9月并入广西民族学院,1961年9月恢复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7月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1978年12月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1979年2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5年5月改名为广西师范学院;2002年12月,创建于1905年的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学校;2018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
根据2020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明秀、长岗、五合、武鸣4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307.74亩,图书馆藏书215万册,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设有22个教学学院,6个教辅单位,有普通本科专业70个;有专任教师1124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224人,硕士研究生2224人,专科生300人。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8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84人;有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97人,聘任中科院吴培亨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在职教师中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6人。其中,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6人。还有一批广西“八桂学者”、广西优秀专家、广西特聘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西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八桂名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高校卓越学者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
学校设有22个教学学院,6个教辅单位,1所附属实验学校,合作举办1所独立学院,开设普通本科专业66个。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广西高校优质专业9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11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专业2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7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教师能力提升类MOOC项目4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支持计划课程4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物流管理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钦州市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类校外实践基地
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小学教育、化学、应用统计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软件工程、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英语、小学教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物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小学教育、旅游管理、英语、物流管理
广西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群):英语类专业群、教育学专业群、资源与环境专业群
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有2个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学科),8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建设学科,3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
学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2个,自治区级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培育建设中心3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校政、校企共建优势特色实验室(基地)6个,广西人才小高地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3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院士工作站2个。
根据2019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近5年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有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
南宁师范大学图书馆由明秀校区图书馆、长岗校区图书馆和五合校区临时图书馆组成,馆藏纸质图书201.7万册,电子图书288.64万册,光盘资料2.3万多盘,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30个,形成了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相结合、文献资料与学科发展相一致、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的馆藏体系。
学校先后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马华侨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桂台幼教发展中心、桂台少数民族器乐研究中心、桂台社会工作实践交流中心等,与老挝占巴色大学共建孔子学院达成共识并进入实质性筹建阶段,与香港高校合作举办“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等举办来华留学生教育,承办了2016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国际人脑发育暨2017脑科学高峰论坛、全球教育联盟GEC2014高峰会议、2016南宁·东南亚华人华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桂台教师发展高峰论坛、桂台民族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
三、辽宁中医药大学是几本
目前根据教育部门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辽宁中医药大学,是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建设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主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分校区位于滨城大连和药都本溪。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级护理和医学相关类人才的高等院校。
辽宁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时名辽宁中医学院,是辽宁省委批准,由辽宁省中医进修学校(1955年)、辽宁省中医医院(1956年)合并组建的中医药本科院校。2000年,辽宁卫生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成绩。2013年经辽宁省批准,学校增具“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名称。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一校三区,主校区位于沈阳市,两个分校区分别位于大连市和本溪,占地面积104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总值22528.65万元;普通本科生7625人。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968人,其中专任教师400人,有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6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7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5名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全国普通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1名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获得者、55名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8名辽宁中医大师、75名辽宁省名中医、1名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2名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名辽宁省领军人才、11名辽宁省优秀专家、14人次入选辽宁省高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特聘教授、20名辽宁省教学名师。在“兴辽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中,入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辽宁特聘教授4名、青年拔尖人才2名、“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引进计划”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在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入选百人层次42人、千人层次84人次,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辽宁省级教学团队。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辽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2门辽宁省级精品课程、6门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精品视频公开课、9个辽宁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国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考试工作基地、全国“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示范基地、中国SP社区辽宁省分会、全国中医药外语培训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护理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药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鉴定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鉴定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传承型试点教学班
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辽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针灸推拿学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
辽宁省级精品课程:针灸学、刺法灸法学、中医内科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内经、中西医结合生物化学、推拿技术、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生理学、金匮要略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免疫病原生物学、内经生物化学、中药鉴定学、基础护理学、医古文、诊断学基础、中国医学史、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病理学
辽宁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温病学、金匮要略学、中药鉴定学、刺法灸法学
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等
辽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中心、针灸推拿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中医专业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6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2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1个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实现了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学位授权全覆盖。
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二级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理论基础、方剂学、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医神志病学、伤寒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儿科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肾病学、中医痹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络病学、中医预防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传染病学、中药临床药理学、中医肺病学、临床中药学、中医预防医学、中医肛肠病学、中医皮肤病学
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中西医结合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中药学、药学
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中药学、生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剂学
辽宁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药学、生药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针灸推拿学
辽宁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理论基础、方剂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针灸推拿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心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内分泌病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痔疮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肺病学、临床中药学、中医肛肠病学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下设18个学院、1个教学部,设置24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法等6个学科门类,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辽宁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开设的院系和专业:
1、开设的院系:第一临床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检验学院。
2、开设的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学、制药工程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英语、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的省级特色专业: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制药工程、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西医临床医学。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辽宁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9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辽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是辽宁省中医药健康产业校企联盟组建单位、辽宁省科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基地。
根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是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是中国-中东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国-泰国中医药中心、中国•辽宁-泰国中医药合作基地、在斯洛伐克医科大学设有中医孔子课堂,与新西兰Ara坎特伯雷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校具有中国国家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招生院校资格,是国家首批“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委托培养高校,是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生、招收澳门保送生、招收台湾学测生的高校,具有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资质,是辽宁省政府留学生博士奖学金招生院校。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毕业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可报考辽宁中医药大学和校外相近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准备出国的毕业生学校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就业面向全国各省市医疗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药企业、部队、考取公务员以及从事医疗保险、医事法律、医药对外贸易、药品监督管理等工作。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辽宁中医药大学负责推荐,使毕业生能够自由选择理想的就业岗位。
关于台湾大学公开课官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