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考研难度大吗这个问题,考研最难的六个专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考研的难度到底有多大
1、考研的难度主要根据本科学校和考研的目标学校之间的差距来定。有的同学已经从寒假就开始准备了,而有的同学现在才开始准备。大家不要慌,还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下文仅作为参考!
2、上面的划分是建立在不跨专业考的基础上。如果是跨专业考研,而且专业基础为0,那不管考什么学校,不管复试线是多少,看到这篇文章后,都希望你能马上开始复习,因为跨专业考研真的很难很难!!!
3、如果现在还没有确定考哪个学校,我的建议是,自己对比下可能报考的学校,以其中最难考上的学校为基础,来决定是否进行寒假复习以及如何复习。这样可以为自己多留一个选择,不会因为复习太晚而放弃考目标中最好的学校。
4、过来人说:虽然我认为早点确定要什么学校和考什么专业比较好,但是像有些大学的同学从入大学起就开始准备,或从大二就开始准备,也未免过头了一点。这样一来,整个大学生活完全围着考研转,在以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来,难免觉得自己为了考研,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别人有美好的大学生活,而自己的大学生活却黯淡无光。而且考研战线拉得过长,很可能导致自己到后来就没有后劲了。
5、因此,我觉得,如果你已经决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将来要考到的课,就非常认真的学好,学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说在上课时、特别是期末考试前就抱着考研的数学复习指导书来看),就是在为将来顺利考上研究生做准备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数学课都尽量学好,尽早把英语提高到六级水平或六级优秀的水平,就是为考研做了很好的准备。
6、如果考本专业,那么我觉得大三下开始看数学以及一些专业课就可以了。如果是跨专业,则最好是大三上就开始学一些该专业的课程或直接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然后在大三下开始看与指定参考书的书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样、内容也有些差异的教材,这样可以增加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试时出现没见过的内容的危险。最近,可能由于考研竞争激烈,我已经听到过很多学校的专业课大面积超出指定教材,有时甚至超过一半的考试内容都在指定的参考书上找不到(主要是经济类和纯文科的专业),所以早点读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显不够权威、内容太浅或内容不够全面,更应该仔细研读与该书同名的权威教材。
二、考研的难度大吗
1、整体上来说,考研的难度较大,因为考研是一种选拔性质的考试。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考研的难度并不高,考研真正的难度是自己是否能静下心来好好的学习复习,花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如果存在侥幸心理,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考研的难度就会很大。
2、考研一般每年的录取比例较稳定,上下浮动很小,虽然几乎每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增加,但是全国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也是在递增的。从数据分析上来说考研的难度不大,里面有很多人存在侥幸的心理,没有好好的花时间和精力复习,这样怎么能考上呢,这部分人的占的比重还是很多的。
3、当然考研也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对考研的难度存在很大的误区,一方面是夸大了考研的难度,导致很多人因为害怕考不上就不考了,其实完全有能力考上的;还有一部分人低估了考研的难度,对自己过于自信,从而在复习过程中没有复习到位,对于真题的难度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导致落榜。
4、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要提前对考研的难度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估,对于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对于自己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要对考研有清晰的正确的认识,考研的难度是不大的。
5、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也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说提前确定院校和专业,了解相关院校和专业的详细信息,甚至可以直接联系要报考的导师,如果到时能指点一二帮助是非常大的。
三、考研究生的难度大吗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接下来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研究生都考什么。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主要是笔试,考试科目有外语、政治、专业课和综合,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是不一样的;复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考试内容包括英语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
这几种科目是必考的。任何专业都一样。具体来说一下。
考研分为专硕和学硕,一般来说学硕三年制,专硕两年制,专硕专门培养掌握技能、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英语考英语二,学费一般比学硕贵,学硕是培养具有在某领域有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英语考英语一(其他外语不分一二),难度要比专硕稍大,如果用四六级跟英语一二做对比,大概可以得出英语一难度大于六级大于英语二大于四级这样。
政治外语单科满分100专业课150数学150总分500
政治,外语必考(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英语每个学校都有,其他语种具体看学校有没有)英语一难度比英语二大,其次还有一门数学和一门专业课。如果是考艺术文史类哲学新闻医学语言等相关没有高数的专业不考数学,就考两门专业课部分专业联考三门课的不是很了解,具体上百度搜查。
分数线划定每年有国家线,过了国家线才有资格复试,但是有一些顶尖的学校是自主划线,例如清华北大复旦等这样的顶尖学校,学硕可以调剂到相近专业的专硕,但是专硕没法调剂到学硕。
2017年全国考研人数201万人,录取人数58.98万人,录取率29.3%;2018年全国考研人数238万人,录取人数72.22万人,录取率30.3%;2019年全国考研人数290万人,录取人数在90万左右,录取率31%左右;而2020年考研人数更是突破300万,可见考研竞争多么激烈。
一直以来,考研报录比基本上稳定在3:1左右。由于近些年报考人数猛增,报录比逐渐向4:1靠拢。也就是说每四个考生中,会有一人入选。2019年报考人数比起去年多出了52万,增幅为近几年最高,而今年的硕士招生人数出现大变动的可能性并不大,19考研报录比大概会增至4:1。或者说,很有可能从19考研开始,考研报录比会从3:1彻底变成4:1,录取率变为25%。
建议大家通过对比同等院校的报录比,尽量避开报考人数多、录取人数少的院校来增加成功上岸的几率。
考研并不是很难,但也不是很容易,它就相当于我们经历了大学四年以后,再参加一次高考。之所让人觉得为难,那是因为我们在大学四年当中,已经把知识储备给全丢了,需要重新复习学习。这也是考研总是说“考研复习”而不是“考研学习”的原因了。
总之,只要能压下浮躁的心,耐得住寂寞,就一定能有收获。加油吧少年!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