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工程博士招生40所学校这个问题,第一批工程博士毕业情况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2014年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现
有26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
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
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
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2014年我校拟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30名左右(含普通招考、硕博连读、
申请—考核制三种招生考试方式),确切招生规模数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具体
招生的专业名称和导师详见我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
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能做出
学制三年,在职博士生相应延长一年(学制四年)。
(一)以普通公开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不包括非学历专业学位硕
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
之日)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视为同等学力的考生:(1)在报考学
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北图核心学术期刊(最新版)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
以上学术论文(3000字以上);(2)获得过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
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报名。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要求。
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必须为苏州大学全日制学术
型硕士研究生;符合(一)公开招考中的第1、3、4各项要求;其余要求和程序
按苏大研[2010]40号文件《关于印发〈苏州大学关于硕博连读实施办法〉的通知》
(三)以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生的基本条件:符合(一)公开招考中第1、
3、4的各项要求,其余要求和程序按照苏大研[2012]36号文件《关于印发〈苏州
大学“申请-考核”制攻读博士学生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的通知》执行,具体时
所有考生(含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于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
月15日登录博士研究生网报系统进行报名,提交本人报考信息,网报地址:(于
11月底公布),网上报名结束后不需要寄送报名材料,报名材料于资格审查时提交。
公开招考考生务必于2013年12月15日前交报名考试费240元,否则网报无
效。(有以下两种交费方式:A.从邮局汇款,收款人邮编与地址:215006,江苏苏
州市十梓街1号;收款人: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汇款人:考生姓名;汇款
附言:“报名号XXXX”(XXXX为网上报名号后4位);或B.工作日期间直接将报
名考试费交到校本部蕴秀楼207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考生务必于2013年12月15日前交报名考核费80元,
否则网报无效(工作日期间直接将考核费交到校本部蕴秀楼207研究生招生办公
(二)网上报名和缴费成功的考生,考生名单和考试须知于2013年12月20
日左右在研究生院网上公布,同时学校将信息确认表通过邮局寄给考生本人。
1、资格审查:公开招考的考生于2014年3月14日持以下材料到研究生院
(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校本部蕴秀楼一楼)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
资格审查时,提交以下报考材料,清单如下(请事先按要求准备材料并按序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登记表》。
(2)二代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原件不订入报考材料内)。
(3)已获硕士学位的考生请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原件不订入报考材
料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和应届毕业硕士生证明原件(见附件,
应届毕业硕士生证明原件需订入报考材料内);同等学力考生请提供本科学历证
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原件不订入报考材料内)。凡在境外获得学位
的考生,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不订
(4)本人自述(主要介绍本人学习、工作经历、科研情况等,以及攻读博士学位
(5)科研成果目录1份(见附件,包括论文、专著、课题、发明专利、获奖等);
近五年来在公开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复印件(复印件须有封面、
目录、正文);科研项目证书复印件;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其它证明考生
(6)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单(加盖考生单位人事档案部门或培养学校公章);硕士
学位论文(应届硕士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同等学力考生请提供本科阶段
所有报名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它将作为招生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务
2、初试时间:2014年3月15日—16日。
3、复试时间:2014年3月17日--18日;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一门政治理
根据德、智、体等情况全面衡量,依据考生材料评价成绩、初试成绩、复试
成绩、导师招生指标等择优录取。
各学院(部、所、中心)录取定向就业考生的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类及临床
医学类原则上不得超过60%,理工农医类及基础医学类原则上不得超过40%。
所有博士研究生均需收取学费,收费标准按当年物价部门核定为准,请考生
1、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引起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
招生单位无法调档、录取等,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2、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入
3、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
4、考生录取时分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录取前须签
定向就业协议,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用“双
5、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参考资料、历年试题、不办考研辅导班等。有关信息
发布:初试成绩、拟录取名单等材料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及时查看我校研
6、以上文件如与教育部2014年招生博士研究生相关文件冲突,以教育部相关文
7、各学院(部、所、中心)联系方式:
基层招生单位联系电话基层招生单位联系电话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051265880152东吴商学院 051267162396
王健法学院 051265227483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051265884409
体育学院 051267162123文学院 051265880510
凤凰传媒学院 051265882065艺术学院 051265880451
社会学院 051265880539外国语学院 051265243012
数学科学学院 051265112082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05126511241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能源学院 051267870145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 051265112851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051265880090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051265882846
电子信息学院 05126787124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51265241203
机电工程学院 051267161703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051267164993
医学部 051265884128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 051267786317
医学部护理学院 051265221462软凝聚态物理及交叉研究中心 051269155837
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 051267780538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 051267783746
8、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一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15006网址: http://yjs.suda.edu.cn
电话: 0512-65227655,65227656传真:0512-65112816
二、车辆工程专业的考研院校有哪些啊
综合类、双一流、985 211、研究方向: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等
理工类、双一流、 985 211、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汽车动力系统、先进汽车设计等
综合类、双一流、985 211、研究方向: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理工类、双一流、985 211、研究方向: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人机与环境工程等
综合类、双一流、985 211、研究方向: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
理工类、双一流、211、自主招生、研究方向:机车工程(总体与走行部)、机车电传动与控制、内燃动车组与液力传动等
综合类、双一流、985 211、重点学科:振动、冲击、噪声学科、热力涡轮机械学科
理工类、双一流、 985 211、研究方向:轿车整车集成开发技术、汽车网络化制造、洁净能源汽车等
综合类、卓越计划、本科、公办、重点学科:新能源汽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
理工类、双一流、211、自主招生、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等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
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车辆工程专业
三、高等工程院校有哪些专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一直保持在30%~40%的份额,1999年之后,高校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政策,其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因此,直面经济建设的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始终以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受到国内外青睐。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已发展到1 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本专科工科在校生和当年新招生占大学生总数的1/3左右,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大。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工科在校生无论绝对数还是比重均为第一。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 358所,其中绝大多数院校开设有工学专业,工学专业布点数占普通高等教育设置专业总数的34%以上,并呈现出比例逐年略有增长的趋势[3]。大学生就业方面,本科各学科门类中,工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2009-2011年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2009-2010年工学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在第二位,2011年为第一位[4]。
从近几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总数与工学招生人数的绝对值来看,均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高校招生总数由1994年的40万余人增长到2009年的300万余人,工学招生数由1994年的18万余人增长到2009年的100万余人。工程教育绝对规模发展之快,一是1999年之前,其规模的扩大更多是依赖于通过新增专业点实现的;二是1999年之后更多是依赖于现有专业点扩大招生规模来实现的,且扩张速度与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相吻合[5]。从相对数值看,工学招生数占总招生数的比重呈现了明显下降趋势,由1994年的45.72%下降到了2009年的31.39%,降低了14.33个百分点。这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层次结构变化有关,有研究者在分析工学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及博士在校生占全部工学在校生的百分比发现,专科在校生所占百分比的急剧增加和本科在校生所占百分比的减少,到2005年工学专科生在校生数量已经超过了工学本科在校生的数量[5]。这种变化是符合市场经济对各类工程人才需要的,工程教育相对规模总体上与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当,说明工程教育相对规模的发展是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表1。
数据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94年至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看,最根本的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国家实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反观我国实情,我们总有这样的数字让我们难以平静。比如核心技术,我们的手机出口量占全球近八成,却换不来1%的利润――这是不拥有关键技术的苦果。比如自主品牌方面,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6]。
跨越和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尤其要有大批高端科技人才提供支持。2002-2006年,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有112人入选,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下属1 566个主要二级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9 073名科学家中,我国仅有206人,只占2.3%,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人,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24人。目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仅10 000人左右[7]。这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当下,我们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变革工程教育理念,围绕工程教育理论和产业需要,借鉴合作教育、工程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新视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据报载,我国有210万名工程师,大学生中有35%的学生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目前都排名世界第一。但在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却排在了第48位。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人,中国只有16万人,还不到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而印度符合全球化需求的工程师超过总数的70%。与“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数量下降形成反差的是,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国需要的科技工程人员数量却是日本的3.68倍[8]。另外,在我国现有的160万年轻工程师中,大约只有16万人适合在外企工作。我国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只有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而印度是25%,比利时的数字在75%以上[9]。这说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整体的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有最新研究表明,2010-2020年期间,确保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在4.53%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增长率和物质资本投资率都保持持续稳定的前提下,60%的目标能够实现[10]。但要真正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39%提高到60%以上,关键还是要依靠大批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高校责无旁贷,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刻不容缓。现行工程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表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其总体思路等方面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不够紧密,主要是工程教育的教学体系长期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来划分和安排,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基础课甚至相当部分专业基础课是按照科学教育的理念组织的,主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照工程的需要加以重组。专业课也主要是讲技术、讲分析,以还原论为基础,缺乏工程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在学科定义、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都有待于根据工程的特点予以矫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一些国外引入的新理念尚未充分普及,大多数学校还谈不上创造性的应用,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重组大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11]。见图1。
二是人才培养制度单一,具体体现在培养结构、层次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学科相对齐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不足,与新兴产业崛起,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距离,缺乏快速调整机制。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从表2可看出,以信息、机械、土建、运输、轻工、化工为代表的传统工程专业培养规模一直高居各类工程专业前列,相应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先发展产业的专业结构尚未形成。层次结构中,多层次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以往过于重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忽视发展专科,导致总体上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不强。虽然近几年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推动和引导人才队伍建设,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劳动者中占仅24.4%,这一指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2],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这种结构性矛盾,也使得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
三是人才培养平台薄弱。主要在教学平台、创新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平台方面支持欠缺。在教学方面,主要是研究型、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国际化教学等方面平台支撑有限。在创新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等方面不够紧密。尤其是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训练欠缺,使得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参与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在校园文化方面,主要还没有真正形成“敢为人先,鼓励成功,协作创新,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例如,我们提倡追求真理和不怕失败的精神,但却在评价制度中充斥着急功近利;我们希望能够启迪学生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却在教学管理制度中设置了很多扼杀学生主动性的限制[13]。因而出现了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不会提问”成为中国大学的短板[14],以及211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互动最差的现象[15]。这种情况不改变,大学将难以担当社会责任。
四是社会创新氛围和环境欠缺。统计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开始江河日下[16]。在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时至今日,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当今社会的各方面,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虽然新时代需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但由于受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等不只是老调重弹,很多情况下还确实有经验教训。因此,人们只会趋利避害,朝着最不会出错也最不可能有所创新的方向走去。虽然新时代需要“容错”的风气,但中国人习惯要求人才成为道德和功业上的完人,而天才通常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也会饱受无数的酸甜苦辣,人们往往是在不加理解的基础上,想当然地对成功者赋予过多的道德苛求,对失败者缺少的是必要的包容或援手。虽然创新需要超越功利的追求,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中,深深烙有实用主义的印迹,重手段而非重价值,重结果而非重探索。当不能立即带来实用价值时,创新往往被轻易抛弃。
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就任何一个工程而言,它都具体流动性的特点,比如工程本身的全球流动与组合,工程人才所面对的全球服务,以及知识与技术的流动。所以,工程教育应当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查建中教授针对当今工程教育改革战略问题,提出要尽快加速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拿大萨斯喀温大学的Chris Wang教授指出,全球化的工程教育需要扩大学生交流,需要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全球工程教育联盟,这将有利于各国研究制定工程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17]。我国许多高校已与世界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派遣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校讲学,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另外,注重吸引国外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较长时间地参与学校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总之,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的共同选择。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高校大力倡导和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生产、科研部门的结合,发挥社会各界在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工程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涵也日益丰富与拓宽,且以科研为纽带的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在工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广泛与深入[18]。目前,工程教育正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军-地合作,国内外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探索。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的推动下,国内大学主动联盟加力推动协同创新,这一举措,为全面提升工程人才质量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为造就詹天佑、茅以升式的我国21世纪的工程大师和巨匠奠定了基础,也是工程教育主动迎接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三)工程教育的综合性
由于工程领域问题的复杂性,它往往要和一个系统相连,比如说物流、运输、环境等,都不是一个单单的具体工程,这些工程系统都与环境相连,仅仅依靠传统的工程学科知识很难回答和解释新的工程问题,需要其他学科领域和学者共同参与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多学科和跨学科工程教育必然成为当今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各地高校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在工业工程专业中,有的院校设置了加工制造、管理与经济、人环工程等教学内容。多学科交叉方面,如系统工程、物流工程与技术、社会工程学等大学科交叉专业的产生也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另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交缘与综合也成为当下人们注重的教育理念,它对培养21世纪的现代工程师起到了重要影响。如,清华大学工科学生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已占总学分的1/4左右[19]。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类别,如有普通高等工程教育、成人高等工程教育等;二是发展定位,如有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综合型大学等。见图2。
就应用型大学而言,主要从事工程教育,其发展定位有的是偏重于研究型,有的则偏重于应用型,应用型如果发展得很好,可以很知名,成为一流大学;同样,研究型也可以发展的很知名,成为一流大学。还有的高校可以按复合型发展,如图中间的很多辐射线。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允许每个专业在呈现出的辐射线上作出任何选择,但是自身的实际必须满足最低质量门槛,否则就不合格,只要达到这个最低质量门槛就可以发挥多样性。教育部正在有关高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可以看作是高于工程专业的认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越过最低质量门槛之后其发展可以有多样,这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之要求:“要克服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分类发展,特色办学”。这种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要求,实际是倡导高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沿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文章分享结束,工程博士招生40所学校和第一批工程博士毕业情况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