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烟笼寒水月笼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烟笼寒水月笼沙以及烟笼寒水月笼沙是互文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烟笼寒水月笼沙解释
1、“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寒冷的江面上弥漫着朦胧的烟雾,明月的清辉洒在白色的沙洲之上。这句话描绘出月夜里秦淮河的江景,勾勒出一幅柔和幽静的图景,表现出迷蒙冷寂的氛围。
2、“烟笼寒水月笼沙”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原文如下: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6、全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后半段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全诗景、事、情、意融于一炉,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
二、烟笼寒水月笼沙全诗
1、【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出处】唐·杜牧《泊秦淮》
2、【译文】深秋的夜晚,秦淮河上升腾着淡淡的薄雾,宛若袅袅的轻烟,笼罩着寒波粼粼的水面。柔和的月光洒在河边的沙滩上,反射出霜雪一般的白光。夜深人静,我乘坐的客船停泊在秦淮河上,傍着那彻夜笙歌的酒楼。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拓展:唐代七言绝句。杜牧作。这首诗是作者夜泊金陵秦淮河畔所作。诗借南朝陈后主沉溺声色,终致亡国的史实,讽刺抨击晚唐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作者将其感慨寓于秦淮河烟雾弥漫、月色朦胧的凄清景色之中,与晚唐社会的衰颓之势融为一体,达到了意境的和谐统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句,讽喻尤为委婉而深警。此诗能以七绝的短小篇幅反映晚唐社会走向没落这一重大主题,笔力确实不凡。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誉之为“绝唱”。
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
1、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5、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6、这首诗篇幅不长,但一开头就不同凡响。
7、“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被两个“笼”字联系在了一起。水汽如同烟雾一样笼罩着河水,月光洒在河边的白沙上。这是一幅极为宁静和谐的画面。七个字就描绘出非常唯美的风景图。因为有月,因为有水,所以非常自然地引入出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
8、“夜泊”点出了时间,在晚上停泊在河边。正是停泊在河边,才会看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象。诗人故意将两句的前后顺序调换,提升了阅读的美感。同时,只有“近酒家”才能听到乐曲,才能看到灯红酒绿,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诗人在看到灯火酒绿,看到歌舞升平的秦淮两岸时发出的感慨。
10、“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南朝时陈后主陈叔宝创作的曲子。陈叔宝不理朝政,荒淫无度,一心只知寻欢作乐,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后庭花”也成了亡国之音的代表。
11、杜牧从眼前之景联想到了前朝亡国的教训,将历史、现实和未来串联了起来,发出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一声叹息。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