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望洋兴叹出自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河伯望洋兴叹是本意还是比喻,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望洋兴叹出自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望洋兴叹出自于哪里
望洋兴叹出自于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
出处: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1、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
2、《顺天时报》载北京辟才胡同女附中主任,欧阳晓澜女士不许剪发之女生报考,致此等人多有望洋兴叹之概云云。
3、书来质余,方望洋惊叹,五体投地,而敢以一言半句相益乎。
1、如果一个人缺乏毅力,凡事知难而退,半途而废,那么,所谓的事业对他来说,就只能是望洋兴叹了。
2、看着北京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许多小城市对此只能是望洋兴叹。
3、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
4、我们既然看到和先进班级的差距,与其望洋兴叹,还不如奋起直追。
5、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6、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对着耳机望洋兴叹了。
7、招工时,小胡不巧生病住院,他只能在病床上望洋兴叹。
8、现实和幻想是有差距的,当你束手无策时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望洋兴叹
二、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1、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战国庄子《庄子秋水》。
2、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该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4、河伯看到海洋而兴叹,是他走出了自我生活的狭隘空间。同样,人应从世俗狭隘的人间生活小天地的局限中走向无垠的宇宙自然,才能拓宽知识视野,使个人从封闭狭隘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去认识宇宙自然的无穷奥妙。
5、该成语还告诫人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三、望洋兴叹出自哪里
1、“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望洋兴叹”的意思是:面对着伟大的事物只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望洋兴叹”现在多用于比喻人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条件不足而感到无可奈何。
2、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秋季的雨水如期到来,百万条小河汇入黄河。水流十分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河伯对此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转变了自己的脸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关于本次望洋兴叹出自和河伯望洋兴叹是本意还是比喻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