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子曰和子曰的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子曰的全文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2、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
3、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4、(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
6、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7、(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8、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9、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
10、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
1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2、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
13、(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15、(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1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
17、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8、(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9、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20、(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1、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
22、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23、(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4、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
25、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6、(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7、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28、(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9、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0、(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1、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
二、子曰的意思
1、子曰,孔子之言,皆以“子曰”标明都是指孔子。《论语》中的“子曰”,除了个别章节有“孔子曰”出现。子,是对男子的尊称,也是对老师的尊称。如子程子,是说程子是我的老师之意。春秋之时,百家争鸣,诸子层出不穷,数量众多。
2、为区别儒家经书所出现的“子曰”,诸子之书,无论自著,还是弟子记述,都是“某子曰”。如“庄子曰”,“韩子曰”,“墨子曰”,“孙子曰”等等。诸子百家,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奔腾的年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3、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是孔庙即孔子庙。在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4、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2000多座孔庙,其中中国国内1600多座,而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
5、自汉代以后,各地祭孔活动延续不断,在各地逐渐建成孔庙。其中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的孔庙为本庙,另外在福州、北京、衢州、德阳等地都有孔庙。
三、子曰是什么意思
1、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这里指孔子。
2、《论语》中的“子曰”,除了个别章节有“孔子曰”出现,孔子之言,皆以“子曰”标明都是指孔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也是对老师的尊称。
3、如子程子,是说程子是我的老师之意。春秋之时,百家争鸣,诸子层出不穷,数量众多。为区别儒家经书所出现的“子曰”,诸子之书,无论自著,还是弟子记述,都是“某子曰”。
4、”子曰“出自《论语》,论语的成书过程如下:
5、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
6、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7、而后十篇中的《先进》《颜渊》等篇,答大夫之问也皆作“孔子对曰”,故怀疑“前十篇皆有子、曾子门人所记,去圣未远,礼制方明;后十篇则后人所续记,其时卿位益尊,卿权益重,盖有习于当世所称而未尝详考其体例者,故不能无异同也”。
8、又如,前十篇中孔子一般称“子”不称“孔子”,门人问学也不作“问于孔子”。而后十篇中的《季氏》《微子》多称孔子,《阳货》篇子张问仁,《尧曰》篇子张问政,皆称“问于孔子”,与《论语》其他篇不同,“其非孔氏遗书明甚,盖皆后人采之他书者”。
9、受崔述的影响,以后学者继续从《论语》前后十篇用语、称谓的差异对其成书作出判断,有学者甚至认为《论语》最初只有单独的篇,其编定成书,要在汉代以后。
OK,关于子曰和子曰的意思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