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不以为然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不以为然的错误用法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的区别
1、“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2、例1: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此句即把“不以为然”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是错误的,应改为“不以为意”)
3、例2: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二、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
1、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2、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然地一笑。
3、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轻蔑意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4、不以为然的近义词: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别人都在替他着急,他却~。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置若罔闻,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若:像。罔:没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
三、不以为意与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
1、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因见玄德兵少,不以为意。”(翻译:因为玄德手下的兵马较少,所以不把它放在心上。)
2、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处: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与“不以为然”的近义词介绍:置若罔闻
2、表达意思:意思是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
3、出处: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
4、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