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蜈组词的问题,以及和蜈词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蜈怎么读
蜈形声。字从虫从吴,吴亦声。“吴”本义为“街头说唱艺人”,转义为“杂耍演员”、“杂耍表演”。“虫”与“吴”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像杂技团演员排着队伍一齐走路的虫”。本义:多脚虫。
笔顺编号:2512142511134四角号码:56184 Unicode:CJK
1.〔~蚣〕节肢动物,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虫,中医入药。
[centipede]节肢动物,由许多环节构成,每节有脚一对,头部的脚像钩子,能分泌毒液,捕食小虫
汉字首尾分解:虫吴汉字部件分解:虫吴
笔顺读写:竖折横竖横捺竖折横横横撇捺
《唐韵》五乎切《集韵》讹胡切,𠀤音吾。《玉篇》蜈蚣也。详蚣字注。《集韵》或作𧋋。
蜈蚣水蜈蚣蜈支洲岛蜈蚣洞连蜈蚣蜈蚣草
二、蜈组词大全
蜈字组词:蜈蚣、沙漠巨蜈、蚣蝑、蜈蚣船、地上蜈蚣。
拼音:wú,部首:虫,笔画:13,繁体:蜈,五笔:JKGD。释义:〔蜈蚣〕节肢动物。躯干由多数体节构成,每节有足一对。头部的世灶足像钩子,有毒腺,能分泌毒液。以小虫为食。可闭差入药。
蜈蚣(Chilopoda)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又作吴公,又称百足虫、百脚虫、蝍蛆、天龙。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春出冬蛰,通常身体很长,并且有许多对步足。
本草衍义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
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一般长1.5毫米--34毫米之间。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小昆虫类。它有能射出毒液的颚爪,甚至可杀死比自已大的动物。也有同种互相残杀中毒而致死的现象。
蜈蚣所食的昆虫有蟋蟀、蝗虫、金龟子、蝉、蚱蜢以及各种蝇类、蜂类,甚至可食蜘蛛、蚯蚓、蜗牛以及比其身体大得多的蛙、鼠、雀、蜥蜴及蛇类等。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人工饲养时食物新鲜,稍有腐败即不进食。
三、给吴字加偏旁,并组词
组词:误会、错误、延误、耽误、误解
组词:蜈蚣、蜈蚣船、地上蜈蚣、沙漠巨蜈
组词:娱乐、文娱、娱亲、娱快、娱灵
组词:谬悮、贻悮、讹悮、玩悮、违悮
引证: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十七:“至于辞类是用以达意的,用得不适合,就要被人误会,我们自已的本意也就因而失去了。”
节肢动物,身体长而扁,头部金黄色,背部暗绿色,腹部黄褐色,头部有鞭状触角,躯干由许多环节构成,每个环节有一对足。第一对足呈钩状,有毒腺,能分泌毒液。吃小昆虫。可入药。
引证:叶圣陶《倪焕之》十三:“又有什么可爱的议论音乐一般娱乐别人的心神么?”
文章分享结束,蜈组词和蜈词语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