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苦海无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苦海无涯下一句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苦海无边下一句是什么
1、苦海无边的下一句是回头是岸,出自宋朝朱熹的《朱子语类》。
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原是佛教用语,苦海无边指生死轮回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常和“回头是岸”连用。回头是岸,指通过佛教的修行悟道,才能获得涅槃。后演变为汉语成语,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改,就有出路。
3、朱子语类,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中国宋代景定四年(1263年)黎靖德以类编排,于咸淳六年(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140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
4、此书编排次第,首论理气、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问题,以太极、理为天地之始;次释心性情意、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及人物性命之原;再论知行、力行、读书、为学之方等认识方法。又分论《四书》、《五经》,以明此理,以孔孟周程张朱为传此理者,排释老、明道统。《朱子语类》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内容丰富,析理精密。主要版本有宋咸淳二年《朱子语类》书影刊本、明成化九年(1473)陈炜刻本、清吕留良宝诰堂刻本、广州书局本等。中华书局有排印本。
5、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子语类
二、苦海无边是什么意思
1、苦海无边的意思是:原为佛家语,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常和“回头是岸”连用。
2、佛教弟子经常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来劝告做坏事的人。
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必须彻底改正错误。
4、佛家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为人只做善事,不做坏事,就能自求多福。
5、常言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劝你赶快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只有向政府认罪,才能得到宽大处理。
7、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只有痛改前非,才能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必须改邪归正,才能受到宽大处理。
9、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还是投案自首吧!
10、人生浮华,苦海无边,几人能微目静坐,寻找一下内心的那份宁静呢?
11、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能改过自新,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12、烦恼天天有,忧愁躲不开,若为开心故,两者必须抛。施主,且听老衲一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呀!希望你能看开放下,用乐观武装自己,让自己做一个豁达之人!
三、苦海无边,回头无岸
1、这句话出自朱熹的《朱子语录》,意思是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
2、这句话的根源,是出自《法华经》中的“我见诸众生,没(mo四声,淹没)在于苦海”。如来世尊的意思是,得证菩提后,佛眼望穿娑婆世界,芸芸众生,皆在六道轮回中,受诸恶业之苦,六根不净,因三毒,受八苦,不得解脱。所造诸恶业,如同苦海,困于其中。
3、世尊是得证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果位的,境界太高,他只是说了众生没于苦海,并没说回头是岸。回头是岸只是一句哩语,真假需要考证。
4、人世种种,苦海无边,回头无岸。这是我的观点!
5、为什么说苦海无边,回头无岸呢?大的原因有四个。
6、第一个,众生本就困在六道轮回之中,前因后果,无法消磨!每一世都有贪嗔痴,每一世都有诸恶业,肉身死亡,并不能将因果一笔勾销,毕竟六道轮回的是真灵。
7、第二个,真灵基本无法觉醒。因果业报具有蒙昧真灵的特性,因果业报越多,真灵埋葬越深。换个说法就是,众生积累的因果业报在苦海是有重量的,积累的越多,在苦海沉的越深,越发看不到方向,如此反复,直至沉于苦海之低,诸恶业缠身,真灵蒙昧,不得解脱。
8、第三个,真灵不醒,不得解脱法门。世尊传下八千四百旁门左道,方便法门,以及不二法门,但由于真灵不能觉醒,对所有法门无感,即使将各种法门摆在眼前,也无法觉醒,更有甚者,坠入魔道。
9、第四个,魔王罗喉之咒。六道轮回,天经地义,三间十界,芥子须弥,必须遵守。不遵守的后果就是真灵坠入九幽之下,永世受计都魔火焚烧,而且永不得翻身。诸多真灵在觉醒时,都会感受到大恐怖,其中之一就是罗喉之咒。
10、那么,苦海无边,回头又无岸,何处可得解脱呢?
11、彼岸,这是公认的可得解脱处!哪么何为彼岸?
12、佛教的彼岸,是脱离尘世烦恼、取得正果之处。一般是通过修炼各种法门,达到世第一法位,然后开始超脱,超脱罗汉果,菩萨果,十地菩萨果,最后进行涅槃,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即达彼岸。
13、其他九界的彼岸,也同样极为殊胜,不过几乎都是不可遇,不可求。比如造物、练气、炼丹、术、方,修炼法都是缺失状态,彼岸便不通。
14、彼岸有了,到了渡海术,现用最多的有两种,不过都差不多,但根本法不同、不通。
15、第一个宝筏法,这个出自雍仲本教的苦修术和佛教创立后的不灭金身,他们是一脉相承的。理论是,以在世肉身磨练,进行法布施等各种积累善果,利用涅槃者果位福荫,内修三魂七魄,最后在涅槃之时,肉身保护魂魄,渡过苦海劫波,最后借助接引之力和善果之力,魂魄进入彼岸。
16、第二个练气法,这是以第二第三季圣灵修行法门为依据,再以第四第五季所处情境创立,据传乃阎浮提大灾难以后,由人皇伏羲传下,但这个不可考,太古老了。练气士也是早中期的主流修行法门,中后期就是气功法为主。
17、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修行法,是炼丹法,主张在黄庭修炼紫府龙虎丹,代表人物就是轩辕黄帝和萧史,有兴趣可以看看《黄庭内景经》。
18、好了,苦海有了,彼岸有了,法门有了,能否脱离苦海,最后就看诸位的是造化了!
苦海无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苦海无涯下一句是什么、苦海无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