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沐猴而冠什么意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沐猴而冠的下一句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沐猴而冠”的意思为: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
2、出处: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翻译:人说楚国人像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
3、例句:袁世凯在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沐猴而冠,妄想登基做皇帝,结果在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而死,遗臭万年。
4、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贬义词;指人面兽心的人。
“沐猴而冠”的近义词:衣冠禽兽
2、表达意思: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
3、出处:出自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翻译:既然是不孝敬父母的人,就是所谓的人面兽心的人,要那样的才女来由什么用呢?
4、例句:不赡养父母,还要将父母赶出家门,这种衣冠禽兽的做法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5、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二、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这一概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精华,也是现代汉语中词汇的精品。那么成语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呢?
1、沐猴而冠的意思是: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2、【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人们说楚人就是猴子穿衣戴帽,果然是这样。
3、【例子】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4、【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以上就是关于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的全部内容。
三、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
1、沐猴而冠(mù hóuér guàn)意思是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
2、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3、译文:人们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果然是这样。
4、近义词:衣冠禽兽、道貌岸然、沐猴衣冠
5、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贬义词;指人面兽心的人。
6、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
7、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
8、译文:人人都骂我做衣帽禽兽,个个认识我是文物小偷
9、正人君子,汉语成语,拼音是zhèng rén jūn z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10、出自《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11、译文:我所高兴的品格卑劣的人,所厌恶的正人君子。人人恐惧,朝不保夕。
OK,关于沐猴而冠什么意思和沐猴而冠的下一句是什么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