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褒怎么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酣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褒贬怎么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二回。
1、[praise and disparage]∶评论好坏。褒:赞扬贬:指出缺点。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七十二回: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作史者只须据事直书,而其人之善恶自见,以己意定为奸臣、逆臣,原可不必,然既已分列其目,则褒贬自宜允当。”
2、[speak ill of]∶说…的坏话,恶意批评(贬义复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四回:并不偷安推托,恐落人褒贬,因此日夜不暇,筹划得十分的整肃。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
二、褒姒怎么读
1、褒姒的读法是bāo sì(声母:b,s;韵母:ao,i;声调:阴平,去声)。
2、褒姒,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3、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4、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鄫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姬伯服被杀于骊山之下,褒姒被犬戎掳走,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5、骊山烽火台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据说周幽王在此举火戏诸侯,以博王后褒姒一笑,最终导致西周灭亡。
6、烽火台底部有一个灶口,在此点燃柴草和狼粪,就会在台顶形成烽火。据说用狼粪烧烟,具有孤烟直上云霄,风吹不斜的特点,因此,烽火台在通讯落后的古代成为有效的边防警报设置。通常是整座山峰都筑台,若京都有急,只要一个烽火台燃烟,其它烽火台就连锁举火,警报可以快速传递到远方。
三、褒字怎么读
1、褒(拼音:bāo)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最早形体为小篆,也见于先秦著作《诗经》。“褒”为形声字,古字形从衣为形,保(小篆中写作“𤔍”)为声。“褒”本义指衣襟宽大,引申指大,又引申指嘉奖、赞扬。
2、“褒”是一个形声字,表示它的意义的是衣服的“衣”字,说明“褒”的本义与衣服有关;不过“衣”字是被上下分开成为两部分,中间夹着表示读音的“保”字。小篆中声旁“保”写作古文形式“𤔍”。
3、隶书将“𤔍”上部的“爫(爪)”移至左边,整个字形写作“襃”,另有字形将“爫(爪)”换作“亻(人)”,整个字形写作“褒”。汉字整理时以“褒”为规范字形,“襃”作为异体字停止使用。
4、“褒”字是以“衣”为形符的,《说文解字·衣部》解释说:“褒,衣博裾(jū)。”“裾”既指上衣的后摆,也可指上衣的前襟,《说文解字》则认为“裾,衣袍也”。可见“褒”就是肥大的衣襟或长袍,这是“褒”字的本义。
5、古代把赏赐给诸侯及其夫人的礼服称为褒衣,褒衣后来又泛指肥大的长衫。宋代梅尧臣《送杨辩青州司理》:“儒者服褒衣,气志轻王公。”穿上肥大的长衫,束上宽大的腰带,这样的“褒衣博带”成为古代儒生以之为雅的装束,其习俗与封建社会相始终。
6、褒是宽大的衣襟或长袍,由此引申出大的意义来。《淮南子·主术训》:“一人被之而不褒,万人蒙之而不褊。”
7、句中“褒”与“褊”是相对而用的反义词,全句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覆盖它而不觉得宽大,万人蒙盖它而不觉得窄小。褒的“大”义更多地引申出赞扬、嘉奖以光大的意义。《汉书·礼乐志》:“褒扬之声,盈乎天地之间。”所谓褒扬就是赞美颂扬。
8、人们把称颂赞美叫褒美,表扬奖励叫褒奖,嘉奖勉励叫褒勉;赞许夸奖的言语叫褒语,含有赞许意义的词叫褒义词。
关于褒怎么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