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肯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肯綮怎么读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技经肯綮的解释
1、今人在解读《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一句时,对“技经肯綮”的理解,往往多依俞樾的说法,认为上古时“技”、“枝”通用,而解其为“枝脉”;“经”解为“经络”,认为“经络相连之处,亦必有碍于游刃”①。由于六十年代以来在古汉语教学领域影响较大的由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从此说,这影响到现在所有的大、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此文时无一例外的也采用了这种说法,故使这种解释根深蒂固,影响极为广泛。
2、查有关资料可知,俞樾是在否定东晋郭象的说法(后世的郭庆藩也采用相同的说法)的基础上提出他的观点的。而依郭象之说,他认为“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一句应理解为“技之妙也,常游刃于空,未尝经概于微碍也”②。唐代的成玄英在注疏时,对此说又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夫技术之妙,游刃于空,微碍处当未曾经,大骨理当不犯”③。按他们的说法,“技”当为“技术”讲,“经”当为“经过”讲,“肯綮”指小的障碍处。由于此说语焉不详,且多有迁强之处,故后人多不采用。但如果我们联系上下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俞樾的说法,还是郭象的说法,其实都是有可取之处的。这就是郭说对“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的理解,从整体上来说,是正确的,但具体到“技经”二字,则完全不可取。而俞说将“技”解为“枝”是正确的,但却将“技经”理解为“经络”则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3、我们知道,经络是“中医指人体中运行营养气血,沟通藏府表面,统一机体内外的一个系统。④”换句话说,就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路。⑤”但对这个通道,只是见诸于中医的理论与诊治的实践,不仅不能通过实证的方法观察到,即使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家也只能借助于一些尖端的仪器和一些对殊手段间接证明它的存在。经络实际上现代人体科学方面的待解之谜,它有待于人类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这也就是说,单就解剖学方面而言,它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俞樾之“经络相连之处,亦必有碍于游刃”的说法,又能从何谈起呢?所以仲兆环等注译的《南华经》在解读此句时,就反对俞樾的说法,认为“‘经络’究竟如何有碍于行刀,亦无解剖学之依据”⑥,但此书也并未对“技经”二字做出确切的解释,而只是笼统地将“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解读为“我的刀从不去碰筋骨盘结的地方”,根本上说来,还是郭氏的就法。
4、那么,“技经肯綮”到底如何解释才合理呢?我们认为,“技经”和“肯綮”实际上应该是互文。“技”采俞氏之说,当通为“枝”字,但应解读为除大骨之外的其它骨头,“经”字,依《史记·田单列传》中“遂经其颈于树枝”一句,可知“经”字在上古可当“系”讲,故由此引申可训为“结合”之意,故其与“綮”字当为同意。“技经肯綮”的意思就是“小的骨头的结合处及其与肉的结合处”,“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这一句的意思就是“(我在运刀时)即使是牛身上那些小的骨头的结合处及其骨头与肉的结合都不曾碰到,何况是牛身上大骨头(的那些地方)呢?”所以“技经肯綮”指的应当就是下文“彼节者有间”一句中“节”,“技经肯綮之未尝”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彼节者有间,而其刃者无厚”。
5、这里顺带说一句,出自此句的“肯綮”一词,后多用于比喻事理的要害或关键,但就原文而言,这个比喻义并不是很恰当的。因为对庖丁而言,他解牛时真正的要害与关键的地方应当是“每至于族”中的“族”,在庖丁看来,这才应当是筋骨盘根错节的地方。
二、切中肯綮是什么意思
1、意思: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
2、寓意: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3、出处:《庄子·养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4、翻译: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
5、例句:一句可谓切中肯綮,无论敕令的文字能否得到切实推行,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自此正式开启。
6、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7、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
8、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
9、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
10、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11、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12、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庖丁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三、肯綮怎么读
1、肯綮读作[kěn qìng]。是筋骨结合的地方。
2、汉语词汇,典故名,典出《庄子·内篇·养生主》“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后遂以“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4、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5、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6、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肯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肯綮怎么读、肯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