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胸有成竹成语故事,文与可的成语故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胸有成竹成语故事有哪些
1、胸有成竹主人公:文与可。胸有成竹,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成:现成。出自《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2、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文同以善画竹著称。他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
3、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的思想。
4、北宋有个大画家叫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记录竹子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一有灵感就铺纸研墨,把竹子的印象画在纸上。
5、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栩栩如生。诗人晁(cháo)补之对文与可的画很有研究,他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6、现在人们用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7、1,革命大家庭的暖暖春意更加反衬出在严重态势下我军指战员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概。
8、2,一向精明能干、胸有成竹老成持重的队长李仕福,也显得激动不安。
9、唯有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完全自发地、胸有成竹地玩弄绘画技巧,像魔术师似不断变幻招数,画出无数杰作。
10、3,我花了好多工夫去调查了现在高校网络的建设情况,而今已是胸有成竹地等待他的提问。
11、4,胸有成竹者自然对竹子认识深刻,能够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
二、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讲什么
1、北宋时候,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他总是在竹林里全神贯注的观察竹子。有一回,下起了暴风雨,文同不顾一切的奔向竹林想看看雨中竹子的姿态。
2、就这样日积月累的观察竹子,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3、释义: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
4、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__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是画竹子的时候,心中要有一幅竹子的样子。
5、示例:胸有成竹,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动手作画之前,应先在心里构思出要描绘的完整的形象,当审美意象在胸中孕育成熟,呼之欲出时,必须抓时机“振笔直遂”。
6、近义:成竹在胸、胜券在握、心中有数。
7、反义:心慌意乱、惊慌失措、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胸有成竹
三、像胸有成竹这样的成语故事
1、【成语故事】宋朝文人画家苏轼和文同都擅长画竹,苏轼习惯画墨竹,认为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
2、文同在自家宅前种了很多竹子,每天观察竹子的成长变化,因此画出的竹子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3、画家晁补之称赞文同画竹是“成竹已在胸”。
4、【典故】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5、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6、【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7、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8、【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同“成竹在胸”
9、【灯谜】个个记在心;板桥画意在笔先
10、【歇后语】心口窝生笋子;肚脐眼上长竹子
11、【英文】tohaveawell-thought-outplanbeforehand<haveacardupone'ssleeves;haveacontrivanceready>
12、◎革命大家庭的暖暖春意更加反衬出在严重态势下我军指战员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概。
13、◎一向精明能干、胸有成竹老成持重的队长李仕福,也显得激动不安。
14、◎唯有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完全自发地、胸有成竹地玩弄绘画技巧,像魔术师似不断变幻招数,画出无数杰作。
15、◎我花了好多工夫去调查了现在高校网络的建设情况,而今已是胸有成竹地等待他的提问。
16、◎胸有成竹者自然对竹子认识深刻,能够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