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二十知什么 三十而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六十知天命…何解
1、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2、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童龀[ch 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5、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7、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8、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9、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10、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11、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12、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13、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14、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5、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16、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7、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18、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19、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20、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21、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22、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23、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24、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25、耆[q ]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26、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27、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28、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29、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30、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31、耋[di ]: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 o]耋[di ]之年。
32、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33、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34、耄耋:耄[m 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 ],《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 o]耋[di ]: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35、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36、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37、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38、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39、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40、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二、“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1、二十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2、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3、四十不惑:指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4、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三、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古代中国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加冠之礼",以示成人。在此之前都是梳发髻,也称"总角"。
《诗经·氓》中有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里的"总角"就是代指小时候,儿童时期。等到二十岁加冠之后,行冠礼,就成为成年人了,故称"二十弱冠"。
指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立”指的是可以将自己的志守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志于学”的那个阶段。“立”指的是已经将五经学完了。古代的人三年学一经。十五到三十刚好十五年,可以学完五经。皇侃认为贯通五经就是孔子认为的“立”。
在古汉语中是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不会因为无知困惑,对人生有一定的把握和理解,也指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五十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
“天命”,上天的旨意或命令,引申开来,指必然性或命运。人生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大体基本轮廓依稀可见,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基本的方向应该不变了。
喜寿是七十七岁。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
指九十九岁。即“百”字少一横为白字。故借指九十九岁。
茶寿指一百零八岁,以茶喻长寿,和茶树的寿命分不开。茶树的寿命是非常长久的,若无人为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变化因素直接影响,茶树一般是不会老死。而有的茶树树干即是枯死了,被锯掉枯枝后,只要下几场雨,不久后又会在树头长出新的枝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弱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而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十不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和二十知什么 三十而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