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宁与君子争高下不与小人什么意思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是什么意思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是一句成语,用来形容君子和小人在待人接物上的不同态度和结果。
2、"君子坦荡荡"指的是君子的心胸开阔、坦率直接,他们待人接物诚实宽容,不隐藏私心和阴谋。君子以诚待人,言行一致,不图小利,重视道义和人情,以正直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3、"小人常戚戚"指的是小人的心胸狭窄、心机深沉,他们待人接物时常常心怀不满和怨恨。小人心胸狭隘,容不得他人的成功和进步,常常心生嫉妒和怨恨,对待他人心存阴谋和算计,不择手段追求自己的私利。
4、这句成语的意思是,君子因为心胸坦荡、待人真诚而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而小人因为心胸狭窄、心机深沉而常常感到痛苦和困扰。它强调了一个人的品德和态度对待他人的影响,表明正直和宽容的态度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爱,而心胸狭隘和心机深沉则容易导致痛苦和不幸。
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什么意思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读音是:jūn zǐ tǎn dàng dàng, xiǎo rén cháng qī qī。
2、出自《论语·述而》,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
3、可以翻译成: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4、荡:清除,洗涤。坦荡:形容率真无杂念,心神安宁的样子。
5、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从戉,从尗,尗亦声。戉(yuè),斧子。戚戚:形容不断用斧子砍伐的声音。
6、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7、坦荡之人不为事扰,面无惧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变坏于事。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什么意思
1、解释: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君子心胸开朗,神定气安,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则是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
4、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5、“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6、《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意思是王公贵族们可以漫步其上,草民百姓只能两眼空望。讲的是人与人的等级差别。
7、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
8、《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意思是君子从事脑力劳动,小人从事体力劳动。
9、此处君子、小人,仍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
10、到孔子时代,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
11、一、称有才德的人。「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曲礼)
12、三、竹、莲花、菊花的别名。四、梅、兰、竹,菊称四君子。
13、五、妻称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诗经、召南)
14、七、指男子。「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
15、八、在上位者。「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伐檀)「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孟子、滕文公)
16、九、好学者。「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学而)大致而言,君子一词非只一义。有多种解释,亦颇容易含混。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