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的一些知识点,和竹林七贤的经典故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分别是哪七个人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
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著《英雄记》,《三国志》记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十一卷。明人张溥辑有《王侍中集》。
字伟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其著作《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
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
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谥号“康”。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袁宏在《名士传》中称山涛等七人为“竹林名士”。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贤之一。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
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南)人。魏晋时期名士。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存世的作品有《律议》、《与姑书》。“阮咸”这一乐器也是因其得名。
二、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最后各自的结局怎样
1、竹林七贤明确地打出“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旗号,这让当时的掌权者司马一家非常恼火。但这七位同时又在士人中间有极高的名望,还不能太过简单粗暴。于是逼迫他们出来做官就成为当权者和“隐士”们之间的博弈手段了。
2、大家都听过不少关于竹林七贤的故事,但说到竹林七贤的结局,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
3、竹林七贤在士人中名望最高的一位。阮籍第一次当官是被迫的。后来没干几年就到竹林里玩儿去了。正始十年,四十岁的阮籍再次出山,在司马师大肆封爵的时候也被封为关内侯。后来阮籍自己讨了个步兵校尉的闲职,所以被后世称为“阮步兵”。司马昭进位晋公,加九锡。这里边有个惯常的谦让意识。就是司马昭要谦让推辞,魏皇曹奂不许,司马昭再让,然后大臣们群体上表“劝进”。这是必须的功课,阮籍这个步兵校尉自然也要写。
4、劝进表写完没两个月,景元四年的冬天,五十四岁的阮籍去世。司马氏曾多次向阮籍询问政见,阮籍都用虚无缥缈的言论来搪塞;司马昭曾想和阮籍联姻,阮籍干脆大醉60天,直接拖黄了。对于阮籍来说,当官实在是个痛苦的差事。
5、竹林七贤中嵇康是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但其实他也做过官。嵇康其实算皇室宗亲。他娶了沛王曹林的孙女当老婆。曹林是曹操的第十子。所以他官职做到过中散大夫。但他骨子里崇尚老庄,不愿出仕。山涛曾举荐他,他就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坚决拒绝。山涛没怎样,但惹恼了司马昭。后来他帮朋友吕安作证,被钟会利用向司马昭进谗。司马昭暴怒之下杀了嵇康和吕安。
6、虽然事出有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嵇康拒绝出仕放任自由的态度招来的杀身之祸。临时当日,三千太学生为其请命,嵇康自己倒一如往常,看时辰早,还弹了一曲广陵散。这是广陵散最后的绝唱,当时嵇康刚好四十岁。
7、山涛是七贤中年纪最大的,也是做事最有节制的。他因司马懿杀曹爽而隐居。后来山涛重新出来做官,最后做到了三公司徒的高位。司马师称它为当世的吕望(姜子牙)。嵇康虽写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但在嵇康死后,山涛却一直抚养照顾他的孩子。
8、山涛在七十九岁时去世,家中清贫,为他办丧事,司马炎前后赐了近一百万钱,还帮他的家里盖了新房子。
9、向秀好老庄,尤爱庄子。年轻时宁肯和嵇康一起打铁也不愿做官。后来嵇康死了,向秀为了自保才出来入仕。官至散骑常侍。但向秀还是讲无为,你让我做官我就做,只当官不干活。所以毫无政绩。向秀于泰始八年去世,45岁。
10、刘伶是民间传说的一代酒神。他经常会坐在车上喝酒,让下人拿着铁锹跟着:如果我喝死了,你就地把我埋了就好。朝廷知道刘伶有才,多次派人征召。他听说朝廷来人了,就赶紧把自己灌醉,然后脱了衣服裸奔,把朝廷的使臣吓跑算完。
11、阮咸是阮籍的侄子,是个音乐家。他改良了琵琶,就是现在被简称为“阮”的乐器。阮咸后来也做官,但晋武帝认为他虚浮,才不堪用。所以他只做到散骑常侍。后来又因为批评荀勖的音乐,被贬为始平太守。56岁那年,阮咸无疾而终。
12、王戎出身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他是竹林七贤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另一个最终位列三公官居司徒的。王戎晚年遇到八王之乱,跟着晋惠帝颠沛流离,甚至亲自搏杀乱军。后来逃到郏县,在那里辞世,享年72岁。
三、竹林七贤指的是哪七个人
1、竹林七贤指的是晋朝初期的七位名人雅士,他们是阮籍、嵇康、刘伶、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这七个人,他们这几个人但是都喜欢在竹林里一起玩耍、喝酒、吟诗作赋,所以被称为竹林七贤。这几个人都是非常有个性而且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们每个人的思想虽然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品德和道行都是很高的。当时那个朝代还能酣畅淋漓的在竹林里喝酒,不理朝政的文人真的是值得钦佩的。
2、阮籍和嵇康他们的思想都是偏向于老庄之类的道教学说,而王涛和王戎他们两个人虽然也是支持老庄的言论,但是他们的思想还受到了一些儒家学说的影响,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家了。向秀就和他们都不一样,他支持的是教与自然合一。这七个人都是非常不拘小节的人,他们不像普通得读书人那样拘泥于礼法,他们想干嘛就干嘛。
3、他们经常聚集在竹林里高谈论阔,喝酒赋诗,而且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在讽刺当今朝廷的虚伪。朝廷多次的想要收纳竹林七贤,但是这七个人根本就不理睬朝廷,所以朝廷一气之下就对他们展开了追杀。嵇康因此被杀,阮籍装疯卖傻逃过一劫,山涛和王戎被迫投奔朝廷,因为朝廷的干预,竹林七贤就地解散。
4、对于竹林七贤的竹林还是有争议的,有些学者觉得这个竹林就是在嵇康家中旁边的一块竹林,但是也有些学者觉得所谓的竹林七贤其实并不是先有的竹林才有的七贤,而是七贤先有,后来经过一些人的记载幻想出了一个所谓的竹林而已。但是史学家经过史料记载和地理考察也发现来当初山阳一代的确是有竹林的区域,所以竹林七贤的竹林是确有其事的。无论竹林七贤是否真的是在竹林里,这七个文人雅士还是值得我们学习钦佩的,他们都是勇者。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竹林七贤是指哪七个人和竹林七贤的经典故事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