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画地为牢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画地为牢比喻什么爱情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画地为牢是什么意思和画地为牢比喻什么爱情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画地为牢”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一提起监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又厚又高、拉满电网的围墙,森严的守备,还有铁窗坚固,插翅难逃的牢房,那种被时刻监控的压迫感,想起来都会令人不寒而栗。作为严肃法律,惩罚罪犯的场所,监狱被修建得壁垒森严,从古至今都被认为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最初的监狱真的跟现在是一样的吗?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监狱概念的,应该是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司法著作《狱典》的皋陶。作为虞舜时期的司法部长,他不仅制定了“五刑”,而且提出了“监禁”的概念。只不过最初的监禁,是没有专门的“大狱”安置犯人的,罪犯们只是就地被看管,限制人身自由而已。
那时被监禁的方式,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有些搞笑。比如说法律规定要让被抓的小偷“监禁”三日,那么执法人员,直接就地画一个大圆圈,然后让接受惩罚的小偷坐在圈里,不许走出圆圈的范围,足足要坐满三日,才可以从圆圈里走出去。想想上古时代的先民们,居然能在没墙没坎的土圈里,说不让走就不走地认真伏法改过,还真是民风淳朴好管理。
这个禁足小偷的圆圈就被称为“牢”,“画地为牢”就是这么来的。这听上去,跟孙悟空用金箍棒划圈,圈住唐僧的故事,还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人家悟空划圈是为了保护师父的安全,而皋陶画的圈,目的就是让犯了错误的人,老老实实待在里面“坐牢”。
当然这种没遮没挡,防越狱措施几乎为零的“坐牢”方式,最终还是被壁垒森严,看守严密的真牢房代替了。并且监狱作为国家重要的执法机构,也成为了国君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国家监狱是羑里城,是当年商纣王关押周文王姬昌的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处的羑里城遗址。
不知是纣王认为姬昌的身份太过重要,不希望有旁人与他接触,还是有什么其他原因。反正他赐给姬昌这种独门独户关禁闭的方式,正好给了文王充分的时间进行易学研究。虽然姬昌被纣王囚禁时已然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但囚徒的生活,却熄灭不了这个老人内心的激情。在被囚禁的七年中,姬昌经过反复推演,将伏羲原本的八卦,扩展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完成了《周易》这部伟大的著作。
虽然羑里城占地面积有一万多平米,但作为只囚禁着一名囚犯的监狱,纣王除了严于看管,戒备森严外,应该也不会给姬昌优越的生活待遇,整体建筑在当年也不会有多么豪华威严。但它曾囚禁周文王的史实,还有第一座国家级监狱和《周易》诞生处的地位,却给这座遗址在后世带来了很高的声威。
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文王姬昌的功绩,特地在这里修建了文王庙,供人们凭吊瞻仰,几经风雨战乱后,现在的建筑应当是在明代重新修建的。近代的羑里城也逐渐发展成了人们研究和朝拜《周易》的文化标志。如今的古城遗址,古松环绕,肃穆庄严,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沧桑,早已没有了当年监狱的样子,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处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古迹,令人心弛神往的旅游胜地。
二、画地为牢和步步为营是什么意思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解释】:在地上画一个圈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2.【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3.【示例】:这一封号,虽是几根柳森片门户,一张红纸的封条,法令所在,也同~,再没人敢任意行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步步为营:是指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进军谨慎。也比喻行动,办事谨慎。
三、画地为牢的意思是什么
画地为牢这则成语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其本身结构为连动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
《画地为牢》这个成语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于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还有他们的自律。而从武吉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孝顺。百善孝为先,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人,对于法律规则我们要严格遵守,不能触碰律法底线,做一个遵纪守法,懂得自我反省的人。
1、如果有人画地为牢把他自己关起来,世界就会开一条道来到他门前。
2、那曾经的美好,我今天画地为牢,风蚀的爱情我不愿再滞留。
3、一个闭目塞听、画地为牢的'公社,其可掘之源是极其有限的。
文章分享结束,画地为牢是什么意思和画地为牢比喻什么爱情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