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瞒天过海的历史典故,以及三十六计历史故事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瞒天过海典故
瞒天过海的意思是指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大家清楚瞒天过海的典故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瞒天过海典故,供大家阅读!
公元583年,陈叔宝当了陈朝皇帝。他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奸臣乘机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搞得民不聊生,陈朝危在旦夕。
当时,隋文帝统一了北方,国力强盛,斗志正旺。他分析局势,深知陈朝国力空虚,已不堪一击,便派兵南下,想一举攻灭陈朝。
可是,隔着一条滔滔长江,如何进攻才能万无一失?老臣高颎悄悄向他献了一条妙计。
隋文帝依着高颎的计策,一声令下,几路大军浩浩荡荡一齐进攻,首先切断了长江上游与中下游军的联络,使他们不能相互照应。
与此同时,隋朝大将贺若弼帅大队人马向陈朝国都健康进军。兵马来到长江北岸驻扎下来。只见帐篷林立,军旗飘扬,人喊马嘶,一派战前景象。
江南陈朝将领见这阵势,以为隋军即将渡江攻城,顿时紧张起来,召集全部人马,抖擞精神,准备与隋军决一死战。
谁知剑拔弩张地等了几天,隋军不但没有渡江攻城,反而撤了回去,渡口只留了一些破旧小船。陈朝将士以为隋军水上力量不足,不敢轻易进攻,上上下下都松了口气。
可是不久,隋军又集结江北,安营扎寨。陈军慌忙再度备战。这样反复折腾了几次,弄得陈军人困马乏,加上粮食又被隋军间谍烧毁陈军更是人心惶惶,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隋军突然发起总攻。浩浩长江之上,万船齐发,金鼓震天,陈军哪里还有还击之力?连陈后主也乖乖地当了俘虏。
隋文帝笑逐颜开,重奖有功将士。他夸赞高颎道:“好一个瞒天过海之计!若不是如此麻痹敌军,我们怎会不费吹灰之力轻易取胜?姜,到底还是老的辣嘛!”
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施展瞒天过海之计,出其不意取胜的战例不胜枚举.在商战中,巧用此计获胜者,也不乏其人.
日本一味精商,为其味精销路不畅而苦恼.一天,他突发奇想,将味精瓶盖上用来倒味精的孔,有直径1毫米,加大到1.5毫米.用户不知道,用时一倒就多了.消费多了,销量自然也大了.这个商人用的是什么计谋?就是瞒天过海的计谋.他利用人们经常使用此味精,常用不疑的心理,促进了消费.
当然,用这种办法促销是不符合经商道德的.但是作为一种计谋,我们需要了解,而且和外商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发音 mán tiān guò hǎi
释义: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出处: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二、“瞒天过海”有什么历史典故
1、“瞒天过海”是一个成语,意为用花言巧语来欺骗别人,这个成语的来源有一个历史典故。
2、据传,唐太宗曾率军远征辽东,到达海边时,唐太宗举目远眺,见沧海茫茫、一望无边,大军很难渡过去,不由得心急如焚。此时,大将薛仁贵心生一计,他请唐太宗来到海边一座五彩的营帐中歇息,并请文武百官一起陪同太宗饮酒作乐。一时间,笙歌四起,美酒飘香,唐太宗忘记了自己的忧愁,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不知不觉陷入了酣睡。他睡得正香,忽然听到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要到达彼岸。原来薛仁贵担心太宗因为大海阻隔而放弃东征,便瞒着他指挥大军渡海。因为皇帝贵为“天子”,所以后人便将这个故事称为“瞒天过海”。
3、这个故事最初的来源并不是正史,而是《薛仁贵征辽事略》中的一段传说。虽然这个故事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它作为成语流传至今,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以欺骗手段达到目的的行为。
三、瞒天过海的典故
瞒天过海的典故是薛仁贵哄帝渡海。
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又有远征四方的雄心。他曾经亲征吐谷浑、突厥、高昌等地,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公元645年,他又决定亲征高丽,以平定东方边患。
李世民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发,经过辽东,来到海边。他看到海面上大雾弥漫,波涛汹涌,心中不免有些犹豫和恐惧。
他不知道如何渡海,又不敢轻易冒险,但又担心耽误战机。正当他左右为难之时,他手下的名将薛仁贵想出了一个妙计,就是暗中哄骗李世民强行渡海。
薛仁贵暗中命令三军备好船只,又准备了一条大船,将船仓周围遮掩住,在船仓内摆上宴席。他让行军总管张士贵邀请李世民到船上宴请众将士,鼓舞士气。李世民不知情地上了船,与众将敬酒畅谈。
在他们欢乐的时候,船已经悄悄地开出了港口,驶向大海。当李世民发现自己已经在海上时,已经无法回头了。
他只好苦笑着说:“爱卿骗得朕好苦啊!设了这么一计哄骗朕来渡海,事已至此,众爱卿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朕也不能怪罪什么了,盼众将士众志成城旗开得胜。”最终唐军成功渡海,攻克了高丽首都平壤,并俘虏了高丽王王建和其子王勋等人。
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属于胜战计。它是一种利用对方的无知和信任,进行欺骗和隐蔽的策略。它要求施计者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能够抓住时机和机会,制造假象和幻觉,使对方失去警惕和判断力。
它适用于对方实力强大或者处于优势地位的情况下,通过隐瞒自己的真实目的和行动,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瞒天过海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也有广泛的应用,在商业竞争、政治斗争、军事行动等领域,都可以运用这一计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这一计谋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因为它需要施计者有很高的智慧和胆识,而且一旦被对方识破或者失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因此,在使用这一计谋时,要慎重考虑,不可轻易尝试。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瞒天过海的历史典故和三十六计历史故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