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成语厉兵秣马什么意思和厉兵秣马 释义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成语厉兵秣马什么意思以及厉兵秣马 释义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厉兵秣马是什么意思
1、释义:意思是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2、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译文:郑穆公急忙派人到都城的北门查看,果然看见杞子的军队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4、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5、例句:随着春节假期接近,旅游业者无不厉兵秣马,准备抢食这块旅游大饼。
6、释义: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7、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8、译文: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恢复建立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
9、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10、例句:农夫的生活一年四季,一天到晚都忙得不得开交。这还只是平时的生活,一有战争,还人人“披坚执锐”,“士国城漕”。
二、“秣马厉兵,砥砺前行”什么意思
1、秣马厉兵: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2、《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3、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准备战斗。
4、砥砺前行:[ dǐ lì qián xíng ]
5、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也作“砥砺奋进”。
6、中国军工舰船副总指挥钟华剑出身于百年造船世家,70年代,随母亲来到大山深处的三线。中国第一艘潜艇问世后,钟华剑在科学家王启明的带领下,怀着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雪恨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之耻辱、报国造大船的志向走进大学。
7、90年代初,担任舰船研究所重点项目总师的钟华剑随军工大部队搬入城市,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为生存不惜承担做骨灰架的任务。“有活儿才能活,有才才有财,有志才能治,有为才有位”成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8、2012年中国军工舰船人走进新时代,钟华剑与和魏海洋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化解改革问题,破解深层技术难题,在极不平凡的五年里,砥砺前行,践行着为祖国建造大船的强军强国梦想。
9、演绎了四代军工人家国情怀、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悲怆壮丽的英雄史诗。
三、厉兵秣马成语
1、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我整理的厉兵秣马成语,欢迎阅览。
2、【解释】: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3、【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4、【示例】: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5、【近义词】:秣马厉兵、严阵以待
6、【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
7、【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秦国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秦军就大举进攻,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秦国只好攻打滑国
8、【顺接】:马七马八马上功成马上墙头马上得之马上房子马上看花马不停蹄马不解鞍
9、【顺接】:北叟失马弊车羸马弊车驽马敝车羸马避世金马伯乐相马才高倚马持戈试马
10、【逆接】:变本加厉晨兢夕厉发奋蹈厉发愤自厉发扬踔厉发扬蹈厉奋发踔厉奋发蹈厉
11、【逆接】:厉世摩钝厉世磨钝厉兵秣马厉兵粟马厉志贞亮厉浊激贪厉精为治厉精图治
12、秣:喂。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磨好刀枪,喂好战马,准备战斗。
13、原用于形容紧张的战备,后泛指事前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也作“秣马厉兵”。
14、这则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15、【成语故事】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去,秦国欲乘机向东发展,此举引起了霸主晋国的不满。当时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大夫杞子,派人送密报给秦穆公,让他趁机来偷袭郑国。秦穆公以为这是个机会,就不顾大夫蹇叔劝阻,派孟明等三位将帅领兵远征郑国。蹇叔的儿子也被征兵入伍。临别时蹇叔抱住儿子痛哭道:“此次远征徒经晋国,到时,你们一定会在这个地方遭到晋军袭击,我军必将全军覆没。”秦穆公听说了这不吉利的话,大骂蹇叔该死。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了离郑国不远的'滑国。郑国商人弦高做买卖经过滑国,得知秦军将进攻自己的国家,于是不动声色,假称自己是受郑穆公的派遣来送牲口犒劳秦军的。暂时稳住秦军后,弦高暗中派人把秦军进犯的消息告诉郑穆公。郑穆公接到密报,马上派人去杞子的驻地察看,见他们果然已磨好刀枪,喂好战马,准备作秦军的内应。于是郑穆公派人去告诉杞子:“很抱歉怠慢了你们,孟明要来了,你们可以跟他去了。”杞子等人见事情败露,慌忙择路而逃。孟明得到消息,知道伐郑没有希望了,便下令班师回国。途中经过,果然中了晋军埋伏,秦军全军覆没。
16、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7、意思:比喻作好了战斗准备。厉:磨;秣:喂马料。
18、晋文公曾联合秦穆公出兵攻打郑国。郑文公在危急之中,请大夫烛之武到秦军营中,劝秦穆公不要损人不利己:牺牲郑国,便宜晋国,而削弱了自己。秦穆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于是撤回秦军,还派了杞子、逄(pang)孙、扬孙三人帮助郑国守卫国都。晋文公见秦军撤走,也只得收兵回晋国去了。
19、两年后,帮助郑国守城的杞子送密信给秦穆公说:“郑国派我‘掌其北门之管’,您要是秘密派兵来,我作内应,郑国马上就成咱们的了……”所谓“掌其北门之管”,就是负责管着一国的大门。当秦穆公向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不赞成。但穆公还是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领军队,去偷袭郑国。当时郑国的国都在新郑(今属河南省)。秦军经过洛阳,向东进发。洛阳是周朝的京城,即当时“天子”的所在地。秦军毫无顾忌地通过京城,到了滑国(在今河南偃师县)境内。离郑国已经不远了。
20、郑国有个商人,名叫弦高,正要到京城洛阳去做买卖。这一天,在滑国遇见了东进的秦军,他一看便料到是怎么回事了,急中生智,拿出四张熟牛皮,加上十二头牛,假托代表郑国慰劳秦军,说道:“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大军到来,十分欢迎。献给你们这一点点东西,略表心意。”弦高一面应付秦军,一面派人赶快向郑国国君报告。
21、郑国的国君是郑文公的儿子郑穆公。穆公得到报告,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到北门去察看秦国驻军的动静,见他们个个都已扎束停当,“厉兵秣马”,只等动手了。穆公就派大夫皇武子去婉言辞退杞子等秦国将领。杞子等知道阴谋败露,无法立足,慌忙逃走。秦将孟明视等知道郑国已有准备,不可能偷袭了,也就停止东进,黯然回国。
22、春秋时期,秦穆公为了当上霸主,不择手段。为了摸清郑国的虚实,派秦将杞子到郑国去帮助郑国设防。不久,杞子派人回来报告秦穆公,说是郑国已经让他掌握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如果穆公暗中发兵来偷袭郑国,他可以打开北门作为内应。秦穆公听了,非常高兴,立即派孟明视等三人领五万大军去偷袭郑国。秦国老臣蹇叔极力劝阻,认为秦郑二国相距太远,中间还隔着晋国,如果走漏了风声或遇到晋军的袭击,就非常危险。秦穆公没有听取蹇叔的劝告,坚持发兵。
23、秦军经过长途跋涉,在离郑国不远的地方碰到了一个贩牛的商人。这个商人叫弦高,是郑国人。他估计秦军是去袭击郑国的,非常着急。他灵机一动,一面派人赶回郑国去报告,一面挑了四张牛皮和十二头肥牛,送给秦军作犒劳品。弦高见到孟明视,对孟明视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带兵要到我们郑国去,特意派我送来这些东西慰劳你们,表示一点心意。孟明视见弦高送来慰劳品,又说了那样的话,就以为郑国真的已经知道秦军来偷袭的事,肯定作好了准备,就取消了攻打郑国的念头,改为攻打滑国去了。
24、郑国这边接到弦高派人送来的情报,马上派人去察看秦国将领杞子的动静,发现他们果然已收拾好了行装,磨好了兵器,喂饱了马,作好了战斗的准备。郑穆公于是就派人去暗示杞子,说郑国已经知道秦国要进攻郑国。杞子见机密已经泄露,赶紧带着他的人马逃走了。
25、后来,秦军在灭掉滑国回秦国的途中遭到了晋国军队的袭击,全军覆没,孟明视等将领被俘。“厉兵秣马”也作“秣马厉兵”。
26、【成语故事】春秋时期,秦国、晋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派大臣烛之武单独与秦国结盟,按约秦国派杞子、逢孙和杨孙率军驻在郑国,秦国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国要秦穆公出兵,秦军就大举进攻,郑国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国,秦国只好攻打滑国。
27、【典故】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8、【解释】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29、【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准备战斗
30、◎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军正厉兵秣马,杀向国统区,指日挥戈南下,解放大西南。
文章分享结束,成语厉兵秣马什么意思和厉兵秣马 释义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